【影評】《蒲公英》 從拉麵看天下

mm-logo會員專區娛樂
貨車司機幫助寡婦,向黑道大哥、遊民廚神取經獨門料理絕活,助其脫胎換骨。(翻攝自推特)
貨車司機幫助寡婦,向黑道大哥、遊民廚神取經獨門料理絕活,助其脫胎換骨。(翻攝自推特)
寡婦蒲公英帶著獨子接手丈夫留下的拉麵店,生意搖搖欲墜,還有黑道騷擾。某日一個宛如西部牛仔的卡車司機出手解圍,並指出拉麵缺點,讓她燃起重振學藝的壯志。有趣的是一路上幫她脫胎換骨的不是米其林大廚,而是乍看和美食毫無關連的司機、遊民、保鏢和幫派分子。
伊丹十三編導的《蒲公英》是和食物緊密連結的電影,卻又不僅於此。劇情主幹是蒲公英尋找屬於自己的拉麵口味,卻在取經過程不時岔出去,從飲食扯到民族與禮俗,身體與階級,情慾和暴力,沉迷與上癮。看似離題,實則擴大主題層面與內涵。岔出去的枝節不影響我們對影片的投入,更讓整體枝繁葉茂,壯闊如樹。
《蒲公英》電影海報。
相較於一鳴驚人的《葬禮》(1984)或叫好叫座的《女稅務員》(1987),夾在中間的《蒲公英》(1985)當年在日本金像獎僅獲音效、剪接等技術肯定;卻是伊丹十三在國際最受歡迎的作品,至今仍被許多行家視為其代表作。除了一貫對日本文化充滿黑色幽默的挖苦以及拔刀相助的理想性追求,他在片中把玩各類型電影的手法,正中影迷下懷,教人忍俊不住。
除了班底宮本信子與山崎努,《蒲公英》還能看到年輕時期的役所廣司和渡邊謙。他們的亮相非同凡響:一個打破第四面牆跟觀眾對話,順便教訓看電影吃東西發出噪音之人;一個在閱讀拉麵小說時,從主觀、代入到疏離;把認同作用與後設趣味玩得不亦樂乎。
當年我們多從銀幕下接觸伊丹十三作品,如今《葬禮》《蒲公英》數位修復版繼金馬影展後登上院線,它們大膽不諱又深具娛樂性,不僅對觀眾、相信對創作者亦深具啟發。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