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看到抽絲剝繭的解謎快感,將會大失所望。誰是幕後黑手,早就一目了然。既然如此,馬丁史柯西斯還有必要把電影拍到三個半小時嗎?
【影評】《花月殺手》 沒有英雄的史詩
《花月殺手》講述了一個大多觀眾未曾聽聞的印地安原住民故事。本來還在哀嘆傳統式微的「奧塞奇族」,因居地冒出大量石油,反而成為人均最高之地,可以坐擁汽車洋房,還能請白人當司機僕傭,卻也吸引大批投資(機)客蜂擁而至。甫從一戰烽火歸來的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到此投靠身家富裕的舅舅,娶了原住民妻子,但安居樂業的背後,竟是貪婪與陰謀。
真正恐怖的,是表面慈善友好的大老闆,用善良的嘴臉沃養心中的惡毒;從地方治安官、銀行、醫生到律師,都是體面的共犯。所以接連的謀財害命,不是單一殺人魔的變態行為,而是集體貪婪與白人優越感的暴力剝奪。
但史柯西斯並沒刻意裝什麼原住民觀點。相反的,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這個怯懦的白人男性,才是帶領我們見證歷史的關鍵。他不英勇,也沒啥才智。戰時沒荷槍實彈,掌的是鍋杓瓢盆。他被舅舅操控沒錯,自己也食髓知味。不過你又無法否認,他對妻子確實有愛。道德是複雜糾結的,諷刺也在這裡:現實裡出來作證的,一樣鋃鐺入獄;首腦倒是在政客奔走下,提前假釋。
所以最後當這個案件變成現場廣播劇,史柯西斯粉墨登場唸出女主角的訃文,變得饒富意味。當事人在文字間隱去的痛苦和冤仇,被創作者用電影撫慰與伸張。選擇波瀾不驚的表現手法(除了女主角母親迴光返照那場攝影機運動華麗非常),確有其深層用心,史柯西斯是屬於大銀幕的。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