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在結束與呂安妮的感情後恢復單身,他與女兒王思涵住在北市信義區御之苑豪宅,過著含飴弄孫的生活,未料,最近一宗官司打亂他平靜的生活,讓王文洋非常困擾。
封面故事/千億總裁爆確認親子關係訴訟 王文洋陷桃花劫遭索10億

身價千億的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遭提告確認親子關係訴訟!一名宋姓女子日前向法院陳報證據,包括私密錄音檔案及照片,以佐證自己所生的5歲男童為王文洋的親骨肉,並要求王讓即將上小學的男童認祖歸宗,以利取得王家的財產分配權。台北地院已開庭進行調解,女方向王文洋開價逾10億元和解金,雙方協商多次,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共識,法院將擇期再開庭。

兒將上小學 盼認祖歸宗
這一件官司,起因於王文洋和一名宋姓女子5年多前發生的一段情,宋女還為王生下一名男孩,如今小孩已到了要上小學的年紀,女方希望孩子能認祖歸宗,要王文洋出面負責;面對突如其來的認親要求,王文洋不認為孩子是兩人所生,拒絕認領,女方只好告上法院,請求法官確認兩人的親子關係,台北地院日前為此開庭調解,女方開價逾10億元和解金,但遭王文洋拒絕。
本刊調查,與王文洋有過一段情的宋女,20多歲,長相甜美,曾在aSugarDating交友網站、也就是俗稱的「包養網站」刊登徴友訊息,自稱學生妹,要求幫她完成學業,身高163公分,至於零用錢的需求可商議。女方的友人說宋女就是透過該網站與王文洋認識,但王否認。

知情人士透露,宋女是5年多前經中間人引介認識王文洋,並非直接在網路上與王文洋搭上線,認識之初,二人曾多次見面,一拍即合後發生性關係,王文洋在與前女友呂安妮分手後曾多次表示,自己不會再有婚姻,但不排斥多認識女性朋友,儘管宋女青春洋溢,讓王有與大學生談戀愛的感覺,但友人說王有守住底線,與宋小姐並沒有真的談感情。
何況,王文洋當時已年近70歲,私下曾告訴友人,即便與宋女有過往來,曾給過錢,也有過親密行為,但自己年事已高,能否老來得子,心中存有疑問,加上王曾在1998年遭謊稱為他生下一女的林爰君(JOJO林)勒索320萬元,當時鬧得沸沸揚揚,後來林女因此遭判刑入獄,這次面對有人提告認親,一方面擔心遭設局,二方面也怕被子女責備,所以處理起來才會格外謹慎小心。

知情人士轉述,宋女一開始與王文洋往來,確實是建立在金錢之上,只是王出入有名車接送,談吐風趣,出手又大方,讓她對王日久生情,因而發展出一段情,與王親熱時也沒有要求對方要做好防護措施,一切順其自然。不久,宋女發現自己懷孕,經過考慮再三,決定把二人愛的結晶生下來。
握有錄音檔 提驗DNA
本刊調查,女方手中握有與王文洋往來時的錄音檔,內容提到已為王生下兒子,希望王文洋能照顧他們,分擔扶養、教育及生活等費用,也談到雙方往來過程及親密對話,更提及可以驗DNA等內容,若錄音內容為真,將來在法院審理時,也可作為男童是否曾受王文洋撫育的事證。
知情人士表示,王文洋雖無法確定男童是否為自己的親骨肉,但仍付了大筆現金給宋女,希望不要衍生其他風波,這段過程已被女方陳報法院,內容提到王付給宋女的金額應有數千萬元。

宋女告訴友人,自己與王文洋交往時,曾獲得上千萬元現金,她拿到錢時將白花花的鈔票拍照存證,已委請律師遞交法院當證據,要證明王文洋有照顧過他們母子的事實。她堅信小孩是王文洋的親骨肉,由於她自己年紀還小,且還未完成大學學業加上其他因素,小孩出生後大多由她媽媽妥善照顧,跟著外婆長大,外婆也取得小孩的監護權,因此向法院提起確認親子關係訴訟並非宋女,而是男童的外婆。
由外婆提告 策略很高明
台北地院日前開庭調解時,提告的外婆並未親自到場,而是由外婆委請的律師出庭,但男童的媽媽卻親自到庭,不過,因宋女並非提告者,僅能待在法庭外,並未參與調解。女方認為,王文洋與男童驗DNA即可確認是否為父子,但王文洋的律師對此則態度保留。因確認親子關係是爭產的前哨戰,女方開價逾10億元要求和解,但王文洋認為全案狀況不明,擔心自己被設局,未同意給付,雙方未有共識。

確認親子關係最快的方式是進行DNA鑑定,只要相符,即可確定親子關係存在,或依據《民法》第1065條規定,若宋女及其母親能提出男童曾受王文洋撫育的事實,如王曾給付男童生活費、學費等支出,法院也可據此認為有「認領」的事實,進而判決親子關係存在,一旦男童獲判與王文洋的親子關係存在,在法律上即成為王文洋的非婚生子,可要求父親付扶養費至成年,也可取得家族財產的繼承權。

本刊調查,女方由小孩的外婆出面提告,而非宋女,策略顯得相當高明,宋女要由孩子的外婆提出告訴,得先聲請變更由男童的外婆擔任監護人,再由外婆擔任原告,要求王文洋與男童確認親子關係,若將來無法證明男童是王文洋的親骨肉,由於提告人是男童的外婆,宋女可以據此主張,自己不是詐騙及恐嚇王文洋,且她生育一名男童是事實,即便兒子與王文洋無關,也很可能可以躲掉相關刑責。
名媛詐騙王 遭通緝被逮
王文洋曾經在1998年遭遇類似的詐騙,當時自稱任職香港中天集團的名媛林爰君(JOJO林)出面宣稱,自己與王文洋婚外生下一名女兒BOBO,還抱著一名女嬰聲稱是王文洋的骨肉,且邀請媒體及政商人士舉行滿月酒,引發商界八卦話題。

後來林女開記者會要求王文洋與小孩驗DNA認親,並出示錄音帶表示曾與王談判,錄音中林女對王文洋大聲哭喊無情無義,此外,林女還寫信給台塑集團創辦人、即王文洋的父親王永慶求助,但王文洋反指與林女是事業合作關係,要她趕快履行雙方的商業合約。
當時王文洋指控林女錄音帶造假涉嫌詐騙而提告,事後法院認定林女勒索王文洋320萬元,依恐嚇取財等罪判她1年5個月徒刑,隨後林女逃亡遭通緝至2003年被逮入獄。出獄後,轉往中國經商,從事美容事業並改名為林裳妘。
林女不僅詐騙王文洋,出獄後還騙過台北市議員秦慧珠。2007年至2016年間,林女多次聲稱她在中國有線民,可以提供情資供秦慧珠在立院質詢之用,為了保護線民不被中國當局追捕,需要秦提供資金協助安置線民,陸續向秦騙逾8千萬元,秦提告後不久,林女重病成植物人,檢察官遂於2022年對林女不起訴。
分手呂安妮 為兒子反目
王文洋除了與林爰君鬧出桃色糾紛,與情牽多年的女友呂安妮2017年分手,也鬧得滿城風雨。呂1995年就讀台大研究所時,和當時任教於台大商研所的教授王文洋爆發師生婚外情,王文洋為此和父親王永慶決裂,不惜離開台塑集團自行創業,成立宏仁集團,在中國等地設廠從事半導體及電子科技業,並投資民視等產業,這段「寧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故事一度傳為佳話。


王家友人指出,後來呂安妮以「特助」身分進入王家,對王文洋用情極深,也為王生了一個兒子,王文洋的妻子陳靜文2007年過世後,一度傳出呂安妮有機會扶正,但王文洋已打定主意不再結婚。2017年呂安妮與王文洋分手,不但哭紅了雙眼,還長達1個多月足不出戶,後來在友人陪伴下才走出情傷,她曾用「花開花落終有時」形容與王文洋的感情,王雖曾買下2戶御之苑豪宅、市值8億元登記在呂安妮名下,但呂也不再入住。


沒想到,二人分手後為兒子反目,還告上法院,呂帶著兒子王銓勵搬出御之苑豪宅,王文洋幾乎見不到兒子,替兒子申請倫敦帝國學院入學,也砸重金在英國倫敦買豪宅,準備讓王銓勵赴英深造時居住,但兒子不僅沒去英國念書,也聯絡不到他,王一度認為是呂安妮控制兒子,不讓父子倆相見,而對她提告。
財產已分配 所剩恐無多

本刊調查,王文洋的千億元資產,不論台灣及英國的豪宅、台塑集團股票及現金,幾乎已全部信託或登記在王泉仁、王思涵及王銓勵等子女及孫子與前女友呂安妮名下,將來若宋女的小孩確認是王的骨肉,雖可取得分配王家的遺產權,但因王已預作財產規劃分配,雖身價千億,但名下財產已不多,男童未來能從王家分得的財產恐不到1億元。

不過,無論如何,王文洋面對宋女提告認親的這起官司,原本有意息事寧人、付錢了事,以免形象受損且被子女責備,但後來仍一再被要錢,如今既已鬧上法院,不擔心曝光的後果,所以將尊重法院的決定,若法官判決雙方親子關係存在且應按月給付扶養費至成年,王文洋也會接受;若否,女方該負的法律責任自應由他們自己承擔。
豪門認親案辜家最著名
豪門認親案最著名的是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他過世後,2005年才爆出婚外情產女疑案,當時65歲的鄧香妹對外指出,她在年輕時懷了辜振甫骨肉,產下女兒張怡華,1994年在女兒27歲時,找上辜振甫要讓女兒認祖歸宗,女兒也獲辜振甫撫育11年,但辜振甫次子辜成允隨即舉行記者會表示,堅信張怡華不是父親的女兒,並指鄧香妹母女恐嚇取財。

當年鄧女指辜振甫已付了她及張怡華4,200萬元,1996年辜振甫還在台北內湖及中和,買了2棟市值2,500萬元的房屋送給他們母女;鄧女自1994年起向辜家要2億元的價款,又於2004年開價1.2億元,辜家支付2千萬元現金及4千萬元本票,共6千萬元,並且自2000年9月起,每月支付20萬5千元,一共支付了46個月。
2005年1月辜振甫過世後,辜家認為鄧氏母女在辜振甫欲參加辜汪會談聲望正高時,趁機以爆料來要脅父親,辜家為避免辜振甫名譽受損才付錢息事寧人,不料,對方需索無度貪得無厭,辜家在辜振甫過世後,不打算再付錢,雙方多次談判,辜家在過程中趁機拿走張怡華喝過的水杯,採集唾液與辜振甫子女進行DNA比對後,確認張怡華不是辜家血親,立即提告並求償。
2006年1月,鄧香妹在士林地院當庭下跪認罪,她與女兒分別被依詐欺等罪判刑5年及3年定讞,2010年8月張怡華已出獄,而鄧香妹因為罹患子宮內膜癌,獲免入獄服刑,已於2010年9月病逝。
回應
王文洋:尊重法院審理程序
王文洋透過律師表示,的確有這個案子,目前已在台北地院審理中,對於本刊報導他交友、付數千萬元及與宋女發生關係、被索逾10億元等內容,由於家事事件依法不公開審理,尊重法院的審理程序。
★《鏡週刊》關心您:抽菸有害身心健康。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