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華航獲利創歷史新高 董座高星潢:穩健因應缺機、地緣政治挑戰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華航董事長高星潢甫上任就接受本刊專訪,暢談穩健永續經營華航的理念。
華航董事長高星潢甫上任就接受本刊專訪,暢談穩健永續經營華航的理念。
去年靠著疫後報復性旅遊,讓華航大賺143億元,各界都看好今年續旺。沒想到,甫於3月初接任華航新董座的高星潢,上任不久就遇上川普關稅海嘯大難題。上週二(4月29日),高星潢在大園華航園區接受本刊專訪,笑稱4年前接總座,疫情挑戰更為嚴峻,就是從「亂中理出頭緒」。除重新盤整迎戰關稅衝擊,他也暢談華航該如何面對缺機、地緣政治挑戰,基層出身的他更宣示任內就是要維持華航永續穩健,不會將鎂光燈聚焦在自己身上。
「海嘯第一排受衝擊的是企業、第二排承攬貨運的海空運、第三排是消費者。但我認為長期運輸需求仍在,端看路徑如何調整。」上週二(4月29日),一身筆挺西裝、別著具有華航意象的徽章與領帶,華航董事長高星潢坐在桃園機場旁的華航園區裡接受本刊專訪,一開場就對美國總統川普掀起的關稅海嘯侃侃而談。
20250506fin001 (12)_2025-05-06.jpg

關稅海嘯 折騰空運

高星潢今年3月10日真除董座,時隔不到1個月,4月3日就遇上川普宣布調高各國進口美國關稅的大難題,一下子客戶下訂的輸美貨運包機先後取消,沒想到,48小時內川普又延長90天寬限期,客戶又馬上回訂,讓華航團隊忙得不可開交。
20250506fin001 (3)_2025-05-06.jpg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關稅戰,震動全球貿易,連貨運規則都跟著改變。(翻攝The White House FB)
受關稅海嘯近1個月折騰,高星潢受訪時卻顯得從容。關鍵就在於,他上一個經歷的挑戰更加嚴苛。原來,2020年全球遇上新冠疫情肆虐,從基層空服員、機師出身的他,2021年臨危受命接下總經理一職,同時還繼續飛行工作,面臨不斷隔離的規範。「那才真的叫慘啊!我們也慢慢從亂中理出頭緒。」高星潢回憶說。
疫情期間,航空公司位於巨浪第一排,同業九成九虧損,超過40家破產情況下,高星潢火力全開鎖定貨運商機,將閒置客機轉為貨運包機,成功帶領華航逆勢成長,寫下當年度獲利93.8億元、歷史次佳的成績,提起這一段歷史,高星潢臉上的笑容藏不住自豪。
20250506fin001 (2)_2025-05-06.jpg
華航在貨運市場具主導地位,疫情間鎖定貨物運輸商機,逆勢創下營運佳績。
靠著不裁員跟員工培養起革命情感,並持續拓展全球航網,讓華航在疫後掀起全球報復性旅遊,客、貨運同時大爆發的盛況下,去年獲利大賺近143億元,寫下營收、獲利、每股盈餘同創歷史新高紀錄。

斥資購機 著急苦等

誰能料到,接下董座的他必須馬上面對史無前例的關稅海嘯挑戰。尤其是擁有國籍航空最多貨機機隊的華航,穩居航空貨運龍頭,營收占比高達三成六,自然要謹慎因應。
像是交通部長陳世凱就曾透露,關稅一宣布當下,貨運需求曾短暫下滑5個百分點,暫緩實施後就立即回升。「關稅來了會怎麼樣?我跟你說,當Walmart貨架空了的時候,美國人就會慌了。同時,你認為未來大家有可能不再購買電商貨品嗎?」高星潢直言,貨運經過一段時間盤整後,需求仍在,只要快速調整路徑就不是太大問題,
20250506fin001 (6)_2025-05-06.jpg
高星潢透露,綿密的地面卡車運輸網路是華航貨運致勝關鍵之一。(華航提供)
究竟該如何調整?高星潢指出,「過去貨運航網多由中國飛往美國、歐洲,關稅戰後則改為東南亞收貨再轉進歐美,也就是說,越南、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及印度貨源增多,華航會用更多貨機增班。」
據了解,華航在第一時間就嗅到美中航線運能會大幅下降,客戶紛紛轉向由東南亞出貨,高星潢立即派貨機在越南、新加坡、菲律賓收貨,統一回台灣分類,再轉飛歐、美、日等地,成功搶到一波急單。
20250506fin001 (7)_2025-05-06.jpg
疫情期間,高星潢帶領同仁度過難關,疫後迎來客、貨運需求大爆發,華航寫下獲利歷史新高紀錄。
話鋒一轉,他對本刊坦言:「我現在頭很大,因為飛機訂了一直不來。」因應關稅戰應對策略清晰,高星潢不諱言:「缺機與地緣政治是我上任後,必須面對的兩大難題。」
雖然華航日前才啟動史上最大購機計畫,預計斥資新台幣4,000億元引進10架空巴客機及14架波音客機,3月底已先與空中巴士簽約訂購10架A350-1000新機。「今年新購的飛機要等到2029年才到貨,我們手邊有些是耗油的舊機,不管成本與營收都受限。」高星潢擔憂華航該如何跟人打仗。
20250506fin001 (5)_2025-05-06.jpg
缺飛機讓華航沒有拚賺錢的武器,日前啟動最大購機計畫,向空中巴士及波音購機。圖為空巴購機簽約記者會。(華航提供)
華航內部透露,先前購置的24架787長程機客機將從今年陸續交機,而28架A321 neo現在也交了17架,除持續購買新機外,華航現有的15架A350-900機隊也要在兩年後陸續升級,推出全新客艙。

地緣政治 謹慎布局

除了購新機強化機隊減少油耗,高星潢最關心的仍是客人感受。「有些客人會說,明明花一樣的機票錢,卻坐比較老舊的機款,現階段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從餐點、服務下手。」高星潢說。透過異業結合,例如餐飲和燈燈庵、頤宮、陽明春天等餐飲品牌合作,過夜包則是和潮流奢華品牌MOSCHINO跨界聯名,提升客戶的飛行體驗品質。
雖然,疫後報復性旅遊與商務客回流,但缺機牽動華航航點的布局。「新飛機到位,我要先增加現有航點的航班,下一步才會考慮新增航點。」尤其是地緣政治引發與日俱增的衝突,在在影響航空公司的拓點決策。他透露,今年初認為美國市場會大好且穩定,「但現在我有點懷疑了。」高星潢深思地說。
20250506fin001 (9)_2025-05-06.jpg
華航透過不斷優化服務、餐飲水準,提升乘客飛行體驗。(翻攝中華航空臉書粉絲團)
以直飛歐洲為例,過去華航飛機從台北出發,經韓國進西伯利亞,只要12個多鐘頭就能抵達,但現在因烏俄戰爭爆發,為了避險只能沿著赤道飛行再往北,「一次要飛17個鐘頭,對組員、乘客的生理、心理都是很大負擔,像這樣航線,未來布局可能得更謹慎。」
「我們也在思考善用地理位置,可以飛到某個集散點後,增加航班,再讓乘客轉機,像阿聯酋航空將乘客通通送到杜拜,再轉送出去一樣。」不過,高星潢仍認為直飛是華航的優勢,未來飛機陸續到位後,要思考如何串聯降低長程航班風險。
本刊也單刀直問,「缺機、地緣政治兩大挑戰都操之不在己,該如何面對?」高星潢立即回應,華航有1萬多名員工,再難都得想辦法因應,「如何讓這麼多家庭持續安居樂業,才是我最大挑戰。」
20250506fin001 (13)_2025-05-06.jpg

接任董座 穩健至上

談完如何迎接挑戰,問起接任董座後是否會有驚人之舉?「我擔任董事長,會有很多小高潮,但絕對不會突然有個大爆點。」剛剛接任董座1個月,高星潢就宣告自己任內不會有驚天作為,而是強調「穩健成長、永續經營」,聽起來平淡,甚至有點保守,其實和他的機師經歷大有相關。
「我原本是駕駛艙裡的隊長,現在當董事長,只是將駕駛艙放大成公司。」今年64歲的高星潢,1985年報考華航空服員,存夠錢原打算出國念書的他,抱著不妨一試心態參加華航機師招考,誰知道一試就中,就一路開飛機直到兩年前才結束機師生涯,這也影響他帶領華航的背後思維,「開飛機不是誰開最快、最高,而是安全至上,轉換成經營公司,就是穩健至上。」
20250506fin001 (4)_2025-05-06.jpg
高星潢進入華航近40年,一路從空服員、機師進入管理層,相當了解員工心聲。
採訪過程中,高星潢分享一個關於駕駛艙資源管理(Cockpit Resource Management , CRM)的故事。1977年西班牙曾發生一起兩架飛機互撞,導致583人罹難的大型空難。當天因大霧籠罩,荷蘭皇家航空和泛美航空的機師難以看到彼此。其中一架飛機副機師明知程序有誤,礙於權限不敢制止機長起飛,而另名飛航工程師發現跑道上有其他飛機,向機長提出質疑,機長仍貿然決定起飛,最後才釀成悲劇。
後來,航空界才發展出飛行員間如何順利協作、溝通、決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飛行安全管理方法CRM。「首要之務就是溝通,有次飛雅加達,因液壓系統必須回頭,我的習慣一定跟乘客說明原因及後續計畫,我們用了中、英文廣播後,還請一名印尼飛行員用印尼話再說明一次,延伸到企業經營,就是讓同仁經過溝通成為一個團隊,做了決定後,再進行適當的工作分配。」高星潢將機師的經歷深刻用在企業管理上。
20250506fin001 (8)_2025-05-06.jpg
高星潢以機師開飛機精神經營企業,穩健、安全是核心理念。(華航提供)
相信團隊合作的他更笑說:「每年華航有近8萬個航班,靠我一個人絕對飛不成,所以團隊合作很重要,制度及文化在我擔任總經理時已建立,現在就持續滾動進行。」
「我不想去吸引鎂光燈,將自己塑造成明星,好像公司靠我一人就能得救,而是要細水長流,我也不會喊出一個誇大的目標數字,甚至靠貶低別人來突顯自己,我不做這種事。」提起同業競爭,高星潢淡淡地說:「良性競爭是好事,華航的對手不僅是台灣的另2家航空公司,當飛到洛杉磯、倫敦,這些國際同業通通是對手。」
20250506fin001 (10)_2025-05-06.jpg
不懼本土航空同業競爭,高星潢認為華航更多對手在國際上。

利用AI 提升實力

在高星潢帶領下,華航也持續用AI提升企業實力。「我的夢想是有一天,當說德語的客人走到機場華航櫃台,透過面板選擇語言,就能夠直接翻譯給地勤,雙向透過人工智慧翻譯達到溝通無礙的境界。」他打趣地說:「華航應該有一個AI人工代言人,甚至彼此間可以結婚、生小孩,組成一個AI家庭,成為一個IP故事走下去。」
20250506fin001 (11)_2025-05-06.jpg
高星潢認為,現有的人才團隊是華航最大優勢。(林喬慧攝)
問起華航的未來,高星潢直言,「董事長這個位置,我可能做個2、3年就下台,下一個董事長還要帶領公司持續走下去。」誠如他所言,不走吸引目光的浮誇風,而是透過持續購機擴增航班、精進航網,才能讓成立一甲子的華航穩健永續經營。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