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柯市府荒謬會議紀錄曝光 北士科土地爆違法徵收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遭控在北士科案圖利財團,遭列被告。(翻攝陳智菡臉書)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遭控在北士科案圖利財團,遭列被告。(翻攝陳智菡臉書)
輝達台灣總部確定落腳北士科,帶動周邊地價、房價水漲船高,但北士科多筆土地卻爆發違法徵收的爭議,多名自救會成員結合文資學者,最近調閱柯文哲時代的會議紀錄及開會影像,發現不僅沒依規定審議、評估,官員開會還「技術性離席」「違法投票」,甚至「誤拆暫定古蹟」,市府非但未開罰,還錯誤引用法條替相關人脫罪,行徑離譜,呼籲蔣萬安市府及司法單位務必深入追查。
20250526soc003
汾陽居遭柯市府委託的拆除業者「誤拆」,成了斷垣殘壁。(蕭文杰提供)
全球AI霸主NVIDIA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上週宣布輝達台灣總部將落腳台北市「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簡稱北士科),消息一出,周邊建地每坪一日暴漲30萬元,喊到230萬元;房價也應聲起漲,預售屋每坪逼近150萬元。正當建商及房仲摩拳擦掌、興高采烈之際,許多北士科前地主的心卻在淌血,因為他們的土地在柯文哲當市長時被強制徵收。

強徵又低價 前地主不滿

20250526soc003
汾陽居極具文史價值,是北投地區著名的歷史建築。(蕭文杰提供)
本刊調查,北士科的土地原本屬於農地、荒地,郝龍斌擔任台北市長時,市府開始規劃,希望以「新內科(內湖科技園區)」模式進行開發,並設定「智慧健康醫療」「數位技術服務」為主要產業。而柯文哲接任市長後,市府強制徵收相關土地,不僅價格低於市場行情,又有破壞古蹟等問題,引發地主不滿,數十名地主組成自救會抗議,但柯市府根本不甩,地主欲哭無淚,只能無奈接受。
蔣萬安上台之後,十多名地主結合文資學者,透過市議員向台北市政府調閱柯文哲時代有關北士科開發案的會議紀錄與開會影像,發現當年土地變更黑幕重重,包括錯誤引用法條、官員「技術性離席」,甚至違法參與投票,才讓變更案順利通過。
20250526soc003
柯市府的民政局長藍世聰在審議會中默默離席,最後導致流會。(翻攝畫面)
「真相終於水落石出!」長年關注北士科開發案的文資學者、師大社教系兼任助理教授蕭文杰,看完歸檔文件、會議影像後,痛批此開發案是為財團量身打造、精心策畫的文化資產毀滅計畫。
20250526soc003
文資學者蕭文杰(圖)痛批柯市府毀滅文化資產。(翻攝蕭文杰臉書)
蕭文杰說,依規定,土地開發前必須有基礎調查,但他審閱北士科計畫書圖,發現頗多遺漏,且區域內只有一棟百年的賴氏祖厝被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成歷史建築,完全不合理。

忽視新法規 惡拆汾陽居

蕭文杰舉北士科範圍內的著名歷史建築「汾陽居」為例,指控柯市府亂搞。他說,公民團體為保護文化資產,依規定必須提報,對抗政府強制徵收,後經現場會勘、列冊,再決定是否進行審議,審議通過後,由縣市首長公告,才能成為法定文化資產,但汾陽居一開始就沒審議。汾陽居地主之一的A小姐也說,柯市府刻意忽視新法規定,甚至技術性將錯就錯,拆了汾陽居。
20250526soc003
鄧家基等5位官派代表違法投票,遭監察院糾正。(翻攝台北市文化局YT)
A小姐指出,汾陽居原已被列冊,有任何開發行為都要審議,且2016年7月新版《文化資產保存法》通過,增加逾50年公有建築必須進行文化資產價值評估的規定,但柯市府未遵守。
更離譜的是,汾陽居的地址原本是洲美街61巷7號,後來改為61巷16號,不過,根據柯市府2018年第110次審議會會議紀錄記載,審議地址竟是舊址,當然沒辦法實質審查,導致最後遭「誤拆」。A小姐指出,市府列冊追蹤名單以前都是公開的,但馬英九接任市長後,以涉及個資為由,改為不公開,官員吃定民眾手上沒有資料可比對,就有上下其手的機會。

官員逕離場 技術性流會

此外,開會審議的過程也有許多黑幕。本刊調查,汾陽居後來經地主提報,柯市府排定2018年9月28日第110次審議會的「案八」,是當天最後一案,本刊取得會議全程影像,發現官員們技術性讓審議流會。
20250526soc003
北士科案審查時,台北市副市長鄧家基、文化局長鍾永豐、都發局長林洲民等人,涉嫌違法參與投票。(翻攝台北市文化局YT)
該次審議會是由民間專家委員擔任主席,會中文資專家大多數發言支持保留汾陽居,照理說,如果順利投票就能保留,沒想到這時候,能與會、但沒有投票權的民政局長藍世聰與文化局長鍾永豐,竟默默起身、離開會場,而當準備投票表決時,與會的文化局副局長「提醒」主席,應清點在場人數,結果出席人數因藍、鍾二人離開,未達總數1/2,最終流會收場。
汾陽居家族後代B小姐難過地說,如果當天能順利投票,汾陽居早就被保存下來了。更扯的是,第110次會議流會後,照理要召開111次審議會,但竟然沒開,同年10月16日汾陽居就遭市府委託的業者「部分誤拆」。
同年11月30日,柯市府召開第112次審議會,依規定沒有投票權的五名機關代表,竟然也參與投票,導致汾陽居最後「不登錄歷史建築」,同年12月19日柯市府將汾陽居拆除完畢。對於審議過程的爭議,汾陽居家族後代向監察院陳情,監委王美玉、楊芳玲調查後,雖然糾正柯市府,但已於事無補。
20250526soc003
北士科範圍內的三王宮(圖)具歷史價值,最終也遭拆除。(蕭文杰提供)
根據第112次審議會議紀錄,與會委員多數認為三王宮(最後被拆)具保存價值,同意保存、登錄歷史建築,也提及汾陽居同具歷史價值,但5名官派委員卻未表示任何意見,態度非常詭異。蕭文杰指出,當天出席會議的藍世聰、鍾永豐及副市長鄧家基、都發局長林洲民、工務局長彭振聲,明明無權投票,卻參與投票,沒有利益迴避,依《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規定,市政府應該對5人處以1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但柯市府卻沒罰,明顯包庇!
20250526soc003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左)涉及北士科開發弊案,現任市長蔣萬安(右)如何處理值得觀察。

亂引用法條 為業者開脫

另外,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審議程序期間為「暫定古蹟」,既然汾陽居在第110次審議會已排入,就代表被認定為暫定古蹟,卻遭誤拆,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03條規定,毀損暫定古蹟,處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50萬元以上、2千萬元以下罰金,但柯市府卻錯誤引用第106條替業者開脫,不但沒有刑責,也只罰款30萬元,涉嫌縱放!
20250526soc003
輝達台灣總部預計落腳新光人壽標下的北士科土地(圖),周邊房地產價格水漲船高。
除了毀損古蹟、違法徵地之外,不少北市藍綠議員也認為柯市府在北士科的標案中,替新光人壽量身打造,修改地上權的規定,涉嫌圖利財團,市議會特別成立專案小組調查,蔣萬安上任後,也發現會議紀錄造假,去年四月移送政風處調查,隔天台北地檢署立刻分案偵辦,把柯文哲列被告,去年九月還約談多名市府公務人員。
台北市議員洪健益指出,柯文哲時代的問題,蔣萬安有責任追究,未來會加強監督,呼籲蔣市府不要官官相護。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也表示,依照《土地徵收條例》規定,北士科開發前,市府應提出興辦事業計畫,再按計畫評估是否具備土地徵收的公益性、必要性,但柯市府根本沒做,依規定土地徵收應該廢止,蔣市府有義務提出亡羊補牢的方法,維護市民權益。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