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焦點/大罷免三階起跑 賴清德親畫補選提名紅線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罷免補選暗潮洶湧,賴清德在民進黨內部會議親自畫下紅線,要大家勿搶出頭。(民進黨提供)
罷免補選暗潮洶湧,賴清德在民進黨內部會議親自畫下紅線,要大家勿搶出頭。(民進黨提供)
中選會將在20日開會審議各地罷免案,反共護台志工聯盟創辦人曹興誠5日與罷團共同宣示罷免三階正式起跑,當天罷免發言人團初登台,6女將也被視為未來可能的補選人選。因罷免三階投票到四階補選僅隔3個月,三、四階被認為最好同步進行爭取時間,本刊掌握,民進黨與罷團在提名策略上達成共識,維持「公民先行」原則,未來人選先由罷團自主產生,若罷團認為某區的最佳人選恰好是民進黨人,民進黨才會從善如流予以提名。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更勒令黨內派系「現在不要講補選,誰講我就不徵召誰」,親自畫下紅線,禁止黨內搶著出頭爭補選。
「二階罷免大成功,現在看起來是31:0的優勢,經過幾天短暫的休息,現在正式宣布三階罷免活動開始重新啟動!」反共護台志工聯盟創辦人曹興誠5日與北部中部五罷團共同舉行記者會,宣示大罷免三階正式起跑。
20250609inv010 (1)_2025-06-09.jpg
反共護台志工聯盟創辦人曹興誠5日與罷團6代表共同舉行記者會,這6名女將的未來動向也備受矚目。(鏡報李智為)

避爭補選 賴勒令禁講

儘管曹興誠表示,罷團是扁平化的組織,沒有由上而下的指揮關係,也沒有總體計畫,不過,因反共護台志工聯盟從一開始就全力投入大罷免,一些地方罷團成員私下暱稱聯盟為「罷總」,即罷免總部;5日記者會當天一同出席的6名罷團代表,也被視為未來的罷總發言人團,甚至是可能的補選人選。曹興誠當天發言也稍微透出口風說:「罷團會各自發揮創意完成三階罷免、四階鋪路。」「我們現在在座的這些發言人,也都會適時提供論述。」
20250609inv010 (2)_2025-06-09.jpg
港湖除銹罷團已展開三階宣傳行動。(翻攝港湖除銹罷免李彥秀臉書粉專)
曹興誠所謂四階,是指罷免成功後的立委補選;雖然只要罷免成功就一定會有補選,但因事涉政黨與公民團體的競合、政黨內又有派系競爭,因此敏感度極高。
本刊掌握,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日前曾在黨內會議勒令各派系,「現在不要講補選,誰講我就不徵召誰」,清楚畫下紅線,讓此事成為黨內人人關心,又不敢高調討論的議題。

暫達共識 由罷團提名

本刊調查,經過罷韓、刪Q、拆樑等多次罷免對決,朝野政黨均已認知「熱戰」才是最優解,沒有冷處理空間,因此藍綠雙方面對大罷免的策略都有共識,即要用盡方法將各自的罷免不同意票、同意票極大化。在此前提下,藍營選擇再度拉攏白營,盼藍白選票共同反綠、反惡罷;綠營則寄望民進黨加公民團體的力量能大於藍白合,因此,執政高層盼儘量維持與公民團體的和諧關係,對補選提名態度才如此謹慎。
20250609inv010 (3)_2025-06-09.jpg
國民黨新北立委洪孟楷近來勤掃街,為反罷免宣傳。(翻攝洪孟楷臉書)
知情人士說,從一開始民進黨就強調罷免是公民團體發起,補選人選自然也該經公民團體共識產生,否則豈不是喧賓奪主、收割成果?況且國民黨早已質疑,罷免是民進黨「選輸不服輸」所發起的報復,若民進黨還真的搶著要補選,豈不是坐實外界質疑?「一定是出力最多、努力最多的人被提名,黨籍的思考自然不會被放在第一位。」
本刊調查,層峰與罷團雖一度對三、四階有戰術分歧,但目前雙方暫達共識,維持「公民先行」原則。未來在提名人選上,會先由罷團自主產生,若罷團恰好認為某區的最佳人選是民進黨人,民進黨才會從善如流予以提名。因罷免通過後三個月內就要補選,暖身時間短,候選人至少須具備基層經營基礎或超強爆發力,並在罷免過程中積極付出獲肯定,才有機會出線。
儘管四階補選已暗潮洶湧,但罷團的當務之急是三階罷免。目前國民黨立委人人自危,強力回防選區,如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在花蓮全縣派報撒厚厚文宣本與扇子,洪孟楷也努力在新北市選區的市場、商業街掃街宣傳反罷免。
20250609inv010 (5)_2025-06-09.jpg
國民黨立院總召傅崐萁不只在花蓮聖天宮安六柱光明燈,還和老婆以帝君義子、義媳的名義贈匾。(讀者提供)

曹興誠怨 綠不夠積極

本刊調查,國民黨區域立委已明確地展開三階陸戰,打響各自的立委職位保衛戰,但二階送件至今,雖有部分罷團已經展開三階行動,但亦有不少罷團仍在內部盤整、重新培養默契,民進黨中央黨部也還在出戰前的「盤點」階段,綠營內部憂慮,國民黨已經出發,民進黨卻還沒正式出擊,成案後短短60天內就要投票,到底來不來得及。
20250609inv010 (6)_2025-06-09.jpg
傅崐萁積極反罷,連民進黨議員服務處都被塞傅崐萁厚達24頁的文宣。(翻攝張美惠臉書)
這股憂慮情緒指向民進黨祕書長林右昌,本刊日前報導林右昌與曹興誠會面不歡而散,曹興誠事後證實,他認為民進黨中央對大罷免不夠積極,建議民進黨要更加投入、給罷團更多支援。
知情人士指出,民進黨內確實有步調不一致的情況,例如一開始黨團總召柯建銘率先喊出「雙罷」,黨內很多人覺得是柯暴衝,林右昌先說「黨不該是選舉機器」,後又說「罷免非民主常態」,黨內兩大高層說法南轅北轍,更加深支持者困惑。
20250609inv010 (4)_2025-06-09.jpg
民進黨祕書長林右昌上週末到花蓮聖天宮參拜,被認為是踩點傅崐萁的信仰中心。(民進黨提供)
雖然賴清德曾在中常會播放挺罷免影片展現立場,但黨內人士感嘆,府院黨應該落實分工,「總統要調和五院,不宜站上罷免第一線,黨部才最有立場協助罷團,若黨中央此時還不發出動員令,恐會讓公民社會失去對黨的信任。」林右昌近來雖到花蓮踩點、派黨工進駐等,被解讀要用罷傅帶動整場罷免活動,但其他地區基層仍期待黨中央做出正式宣示,帶動整體選戰士氣。
20250609inv010 (7)_2025-06-09.jpg
罷綠委二階連署陸續宣告失敗。圖為北市罷雙吳罷團送件不成功。(鏡報董孟航)

一旦成案 七月底投票

目前藍綠罷免案仍舊是31:0,31件藍委罷免案都已經二階送件,南投馬文君、游顥罷免案已補件完畢。桃園邱若華罷團收到補件通知,需補件581份、呂玉玲罷團也被通知須補件1,652份,台中原縣區的3個罷團未收到補件通知,仍積極催收連署書中。
罷綠委部分,大部分中北部綠委及原民立委伍麗華、陳瑩的罷免案,都已屆二階連署送件期,全都未能送件,目前剩台南林俊憲、王定宇罷團最遲6月10日須送件,高雄黃捷、許智傑罷團最遲6月14日送件,以及新北李坤城、宜蘭陳俊宇最遲6月23與24日送件,不過這6個罷團都身陷偽造文書的司法風波,不被看好能完成連署。
《選罷法》規定,罷免二階送件後,中選會應在40天內查對完畢或通知補件,全國最早送件的台東黃建賓罷團、桃園涂權吉罷團5月1日送件,查對期到6月10日止。中選會上週宣布,預定20日召開委員會議審定二階查對結果。若依查對期來看,當天最多28個罷免案在中選會進行審查,一旦罷免案宣告成案,依規定會在20日起至60日內舉行投票,目前初估可能的投票日期會落在7月26日。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