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弗萊費爾長期關注移民議題,延續之前獲獎紀錄片和短片核心,《邊境風暴》是他的首部劇情片,靈感即來自10年前在雅典拍紀錄片時遇到的和導演家人流亡經驗相仿的巴勒斯坦難民。本片敘事力道極強,表演有說服力,穿插了巴勒斯坦民族詩人達爾維什詩意的影像充滿餘緒。
影評/《邊境風暴》 人是怎麼壞掉的

故事講述一對巴勒斯坦表兄弟,逃離黎巴嫩難民營後暫居希臘雅典,計畫要救出還在黎巴嫩的妻兒前往德國。儘管希臘政府協助基本生活所需,但他們為了籌措偷渡費仍得偷竊、搶劫、賣身,對當地無辜居民下手、利用同胞的信任去壓榨欺騙。懷想的「家」仍在他方,他們卻已離原本的自己越來越遠。
相較於同樣以巴勒斯坦人民為題的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你的國,我的家》,《邊境風暴》更適合與正在院線的《一念菩提》互看,這兩部電影並非對戰爭或極權直接呈顯,而是展現如此極端又扭曲的情境,如何讓人性一點一滴淪喪。它們敦促了對「惡」的進一步理解,更透過對人性消亡之見證的震撼,做出深沉的控訴。

這對表兄弟的個性一個冷酷,一個軟弱,無論其性格有何可能性,在追求夢想人生的前提下,一切都將被殘忍犧牲。他們被剝奪了國家與身分,這份虛無讓他們不可能踏實與當下現實相處,又被激起不切實際的想望,無畏於鋌而走險。
電影中,他們做了很多壞事,最駭人的卻是他們對希臘人表現出的歧視,「這些希臘人,看起來簡直像我們阿拉伯人。」作者描繪了這份在際遇中逐漸膨脹的自我憎恨,人失去了國家,也失去了對同胞和自己的愛。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