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做夢都沒有想到,民眾黨怎麼會那麼乾淨!」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案遭羈押近一年後,5日獲台北地方法院裁定以7千萬元交保,並限制住居、出境及佩戴電子監控設備。
封面故事/交保重返政壇衝擊藍綠 柯文哲參選再戰劇本曝光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獲7千萬元交保,白營士氣大振,喜迎阿北重返政壇,此局面卻衝擊藍綠。本刊調查,柯交保除專心準備官司攻防外,白營不排除建議他到各地開講,親自控訴涉案來遭受的司法迫害;黨務上柯雖已交棒黃國昌,但仍具十足實質影響力,白營「唯一的太陽」地位短時間難動搖,甚至拱柯「參選再戰」呼聲不小,但柯要成為總統或公職候選人,受限《選罷法》等相關規定,在判刑確定前須力拚貪汙罪無罪,或至少一、二審刑期不超過10年。
白營拱柯 再挑戰大位
柯第一時間透過辯護律師聲明「需再行深思」,8日在律見後,點頭由妻子陳佩琪辦理交保,下午柯文哲步出北院,在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網紅館長及陳佩琪陪同下發表談話,他向現場小草支持者表達感謝,更痛批檢察官摧毀司法信任度,激昂痛斥:「這個案子根本是冤獄!」

多名白營人士接受本刊採訪分析,柯交保後,首要之務除了與家人團聚,就是要專心打官司、力拚無罪,但在不違反交保相關規定的前提下,黨內不排除建議柯到全台各地開講,感謝小草外,也將一年來遭司法迫害的過程「親口」告訴民眾。
柯文哲若「趴趴走」,會否不利官司?白營要角舉例,當年陳水扁獲保外就醫,是有「不得從事政治活動」但書,但柯在官司定讞前都是無罪之身,只要柯本人願意,沒有道理不能公開替自己辯護。

柯獲交保,白營更出現不少要柯「參選再戰」呼聲,衝擊藍綠布局。本刊觀察長期挺柯的LINE社群、柯交保的直播留言等,討論相當熱烈,有支持者留言「期待您未來成為台灣的總統」,有人直言「2028還很難說,尤其是KP(指柯)出來後」,並指「KP出來前,說真的,白的只要能拉下民進黨,誰都會支持」。

挺柯支持者還批評:「國民黨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老藍男還是都自以為是、我是老大(的心態)」,挺柯網紅「葉式特工」也在網路留言「2028柯文哲沒當選,一切白費。」一名白營要角表示,柯是否再戰總統,不必太早決定,只要不說死、保留想像力,就能夠發揮左右政壇的關鍵影響力。
能否參選 法律有但書
根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及《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柯若貪汙罪遭判有罪確定,不論刑度高低都不得參選;若柯在登記為總統副總統或公職候選人前遭判貪汙有罪,但尚未經最高法院判決確定,則視刑度是否達十年決定能否登記參選,依規定,若柯在一審或二審遭判刑,不論是單一罪或數罪合併執行10年以上的判決,即便未判決定讞,同樣不得登記為總統等公職候選人。

法界人士表示,《總統副總統選罷法》當初立法理由是「所受宣告之刑度甚重,反社會性顯較強烈,於案件確定前自不宜准其參選」,所以不論是單一刑度或合併定應執行刑,只要超過10年都不宜參選。因此,柯若仍想保有參選權利,首要之務就是力拚京華城貪汙案、政治獻金公益侵占案皆無罪,或退而求其次,在登記為候選人前,力拚貪汙罪尚未定讞,且相關涉犯的案件,無論單一罪或合併執行加總刑期皆不超過10年。
不過,柯當初遭檢方求刑28年又6個月,所涉犯罪嫌包括貪汙、公益侵占及背信等,刑度都不同,其中收賄罪又分「違背職務」或「不違背職務」,最低刑度分別是10年以上及7年以上。
有政壇人士接受本刊採訪認為,《選罷法》相關規定對於所謂「10年以上有期徒刑之判決」,其實沒有明文寫清楚,到底是指單一罪的刑度,還是指合併執行的加總刑期?且印象所及也沒有前例,倘若柯一、二審在個別案件遭判刑度皆未超過10年、但合併執行刑期在10年以上,屆時柯能否登記參選,支持者或許會有不同看法而引發爭議,要看中選會如何認定。
唯一太陽 影響力仍鉅

至於黨務部分,一名白營人士說:「炒作二個太陽是假議題!」黃國昌接棒民眾黨主席,但重要黨務主管幾乎仍是柯文哲當年找進來的人,其次,黃聲量雖不差,但空戰、議題設定,或對白營支持者的政治魅力,「還是差柯一大截!」即便黃是現任主席,但「大家都知道太陽只有一個,就是柯!國昌現在頂多是月亮。」另名白營要角也諷刺說:「民眾黨沒有二個太陽,反倒是民進黨有二個黑洞,就是賴清德跟老柯(指柯建銘)!他們先處理好自己的黑洞吧!」
白營人士表示,柯交保後受限司法「不能接觸證人」等規定,而柯所涉犯的案件,包括民眾黨祕書長周榆修、黨副祕書長許甫、黨財務長梁秀菊等都被列為證人,因此黨內若想要柯列席黨內會議、給意見,必須排除這些可能違反規定的人員參與,否則反而會害到柯。

該人士也說,柯已把主席交棒給黃國昌,已無名義列席黨的權力核心、即中央委員會,檯面上不太可能插手黨務,但柯仍是白營上下最大的精神支柱及領袖,亦即仍有十足的實質影響力,全黨包括主席黃國昌,「尊柯」必是無庸置疑,對於黨務發展或公共議題,只要柯有餘力,「當然會繼續向柯請教、請他提供意見或定調!」
柯交保重獲自由,本刊採訪多名綠、白人士更異口同聲直言,以柯製造話題、設定議題的本事,「勢必攪亂現在的政局」,甚至可能影響朝野互動方式及明年底的大選。

一名白營民代說,柯遭羈押以來「我們冷暖自知」,部分藍營人士當初打柯不手軟,這半年為挺過罷免又轉彎示好白營,令人嘖嘖稱奇,如郝龍斌「之前罵柯圖利罵多凶」,現在為備戰主席發文聲援柯「動作卻很快」,又如白營議員當初因京華城案向蔣萬安市府索資,市府沒幫忙,還暗助部分藍營議員一起打柯,但礙於大罷免後期藍白合作氛圍,大家選擇不發難,「其實我們早就看不下去!」那些想蹭柯賺紅利的藍營人士,「現在看到柯出來應該很緊張吧!」
朝野僵局 又添新變數
綠營黨內私下評估柯交保則是憂喜參半。「柯確實被關得有點久了,該放出來了!」一名綠營黨政要員表示,即便民進黨無力、也不可能干涉司法,但部分人民早認定柯遭羈押是受執政黨指揮,這對綠營極為不利。如今柯交保,黨內不少人認為,藍白互動有機會與過去一年的親密無間有所不同,民眾黨會比過去更有彈性,民進黨也許有機會走出過去一年來與藍白無止境對抗的局面。

一綠營幹部分析,柯文哲是民眾黨創始人,黨發展得好,柯才有更大政治能量,因此擴大黨的基盤會是柯的目標;黃國昌則「靠行」入黨,短程政治目標是競選新北市長,身為黨二把手,黨的發展不會是他首要目標,他最迫切需要的是累積個人的政治量能。
綠營內部觀察,過去一年,黃帶領的民眾黨是走「對抗民進黨、往深藍靠近」路線,不利於開拓藍營以外群眾,而柯過去的戰略其實相當靈活,一旦柯重掌黨權,一定會使民眾黨在部分議題上與國民黨有所區隔,做出品牌獨特性,只要民進黨保持靈活與彈性,有機會讓民眾黨不百分之百往國民黨靠。
藍白競合 逐漸檯面化
但有評論認為,柯交保後勢必對綠營展開大報復,民進黨「政治噩夢才剛開始」,不過,綠營內部多不認為這是首要擔心的事。一名資深綠營民代指出,國民黨主席改選傳出人選包括趙少康、郝龍斌等都偏傳統深藍,相較於朱立倫,未來國民黨路線勢將有所調整,且新主席上任後很快就將進入「藍白合」深水區、明年地方選舉初選提名,藍白競合會檯面化,勢必影響國會議事進行。

也有歷任府院黨要職的綠營人士告訴本刊,藍營正值黨主席改選、群龍無首內亂之際,加上有志總統大位的藍營天王如盧秀燕,明年底大選之前都不可能輕易表態,一旦柯拿回空戰主導權,可能會讓現在藍白的互動方式易位,若柯提早宣布參選下屆總統,等於比藍營檯面上的人物更有空間、時間準備,加上藍營早已聲援柯遭司法迫害,面對柯的態度恐會顯得更左支右絀,不過,柯有聲量、議題設定的能力又比藍營檯面上的眾要角還強,「柯出來等於多一張嘴罵民進黨,對綠也未必有紅利。」

該人士說,柯遭起訴後,民進黨以為「沒我們的事了」,但白營卻透過空戰、柯出庭「AI逐字稿」等方式訴求司法迫害;反觀綠營黨公職在電視、網路節目上,除了調侃柯、看柯笑話,都沒派人緊盯柯出庭攻防,無人花心思即時澄清白營斷章取義解讀案情、攻擊司法的行為,導致一般大眾早忘了柯的犯罪事實,甚至有部分支持者也認為柯「會不會關太久了」,一旦柯親自出馬對大眾控訴司法,綠營須有所因應。
京華城案 三爭點攻防
司法攻防上,柯獲交保後,京華城行收賄案審理也進入尾聲,9日預計傳喚前都委會委員徐國城,11日則針對政治獻金弊案預計傳喚民眾黨祕書長周榆修及木可公司員工李婉萱作證,尚未傳喚詰問的證人共有黃珊珊等24人,預計11月4日詰問完畢,12月11日全案開始辯論,最快12月24日辯論終結並訂出宣判日期。

京華城案預料將針對三爭點攻防,一是京華城當年與台北市府訴訟時,卻獲准將陳情案送都委會研議是否合法,二是讓京華城比照都更獲20%容積率是否合法,三則是柯文哲是否收賄;至於政治獻金案則將針對柯在市長室收「謝國樑200」等現金,是否侵占政治獻金及用木可公司募款,以及把政治獻金給兒子柯傅堯買股票等行為是否違反《政治獻金法》規範,展開證人詰問。
京華城案金流部分,檢察官認為,210萬元的假政治獻金、USB行動硬碟上記載「小沈1500」、柯曾傳訊黃珊珊「威京小沈,已給過,不要再找他,另外他的財務狀況也不好」,以及經手「謝國樑200」的邱佩琳證詞,這些數字所代表的錢,均可證明柯文哲收賄,對於京華城案諸多爭點,法院預計9月25日詰問沈慶京、10月7日詰問柯文哲。官司的進度及結果,都將牽動柯文哲未來的政治動向及參選與否。
★《鏡週刊》提醒您,任何人在依法被判決有罪確定前,均應推定為無罪。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