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台灣農耕隊從中南美洲引進樹番茄,在台東海瑞的農改場試種,因海拔高度不夠,風味不佳。現在南投水里「春霖山園」的種植面積,是全台最大,老闆莊明諺說,早期樹番茄還不適應台灣的氣候和土壤,加上農民不懂食用方式與行銷,讓它一直鮮為人知。2年前他擴大種植規模,勤跑展售會推廣,也將民眾常見疑問,一一解答。
【逆轉人生】樹番茄非番茄 常見QA大解密

說起樹番茄這種水果,可能很多人第一個疑問是「這是番茄嗎?」抱著對番茄的期待品嘗一口,多數人會眉頭一皺,「酸啊!」但這來自中南美洲安地斯山脈的水果,營養是一般蔬果的好幾倍,懂得吃法,才能領略它的美好滋味。
Q1:樹番茄到底是不是番茄?
A:樹番茄和番茄的口感、吃法和營養價值都不同,果實大小是番茄的三至四倍。番茄是草本,樹番茄是木本,從中醫角度來看,番茄是寒性,樹番茄是溫和中性。以吃法來說,一般番茄皮不會苦,所以能直接整顆吃;樹番茄的外皮韌性強,有含量很高的花青素,味道像山苦瓜,苦完會回甘,一般建議去皮品嘗。其實樹番茄和番茄是親戚,同科同屬不同種,都可以入菜,皆為蔬果類。
Q2樹番茄名字的由來?
A:它的英文名字就是「Tree Tomato」,樹番茄是英譯得名。一般人聽到樹番茄, 都把它當成番茄的吃法,咬下去十個人有九個半都是吐出來,因為皮會苦。如果它不叫樹番茄,取另外一個名字,例如琉璃果、珍珠果或是紅寶果,只要不跟番茄做連結,推廣可能會更容易一點。

Q3樹番茄的營養價值?
A:樹番茄含有很豐富的果膠、葉酸、花青素、β-胡蘿蔔素、維他命、葉酸和多達十種的礦物質。茄紅素是一般番茄的7倍,鐵質是大白菜的13倍,β-胡蘿蔔素是胡蘿蔔的2倍,維他命C是大白菜的8倍,葉酸是菠菜的4倍。
Q4樹番茄的原產地在哪?
A:樹番茄的原生種在中南美洲安地斯山脈,目前在世界上的分布,包括阿根廷、智利、澳洲、紐西蘭、中國雲南、西藏都有種植。

Q5價位為何偏高?
A:因為我們不是用慣行農法,而是無毒農法、有機栽培的方式,沒辦法取得有機認證是因為幅員太大,而且要取得有機認證,價格可能要再翻一倍。
Q6樹番茄的吃法為何?
A:它像柿子一樣挑軟的吃,像百香果一樣挖著吃。剛採收時果實是硬的,它跟百香果一樣,需要一個後熟的過程,讓它的果膠釋放出來,果實就會變軟,味道變甜。果實變軟後,先以雙手搓揉果實,讓外皮和果肉更好分離,建議以刀對切,再以湯匙挖取果肉,果皮苦澀,韌性強,不建議食用。

Q7樹番茄的滋味為何?
A:目前樹番茄的品種分為紅寶石與黃金兩種。紅寶石樹番茄滋味像百香果、奇異果與芭樂的綜合體,黃金樹番茄滋味則像芒果、香瓜的結合。
Q8黃金品種為何較紅寶石貴?
A:比起紅寶石樹番茄,黃金樹番茄產量較少,因此成本高。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