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髮花白的徐金龍退休後才當起導覽員,因為兒子徐嘉彬想為老花磚找個家,聽到屋主不捨說,上門的買家大多想拆掉老木材行,「我立刻決定砸下畢生積蓄。」徐嘉彬骨子裡翻湧守住林業文化的使命感,購屋加修復花掉快2,000萬,「這輩子只有能力買一棟。」 老一輩管林森西路叫「木材街」,1914年阿里山小火車全線開通,直到1963年伐木結束,木材行逐漸跟著走入歷史。「阿里山的檜木少說有1/3被砍了下來。」徐金龍緩緩打開屋子底的木頭門,「老木材行的後門就有儲木池,現在被填平了。」他不斷地挖開記憶,也從木材行倉庫挖寶,「這個舊匾額就是在倉庫裡找到的。」他抬頭望著「萬商雲集」4個字,字裡行間道盡嘉義木材之都的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