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癮患者的自白二】依賴酒精來逃避不幸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王先生是布農族原住民,從小自卑,喝酒後才敢跟人說話。
王先生是布農族原住民,從小自卑,喝酒後才敢跟人說話。
我姓王,我是個酒鬼。我生長在南投一個很貧窮的部落,父親非常嚴厲,媽媽會離家改嫁也是因為他動不動就生氣打人。不讀書也打,也許他希望我有出息吧!
所以我一直在外面飄蕩,但人際關係非常差,非常自閉,工作也不固定,一年換7、8個工作。
  • 王先生,58歲,工人,戒酒18年

赴台北闖蕩 怕學新事物

退伍後我跟弟弟妹妹到台北闖蕩,以為希望在台北,結果台北不是我想像的樣子,我開始喝酒,只要遇到困難、寂寞孤單,就會去找酒喝。可能從小被打怕了,對學習非常恐懼,只要公司跟我說要學新東西,學不來怎麼辦?被看不起怎麼辦?我沒跟老闆辭職,先跟老闆借錢,晚上偷偷離開。
表哥帶我回南投山上,說要介紹女朋友給我。回部落的時候,我好像走星光大道,他們手舉起來歡迎我,我覺得自己終於找到天堂,幾乎每天晚上都在喝酒跳舞。我喝了酒後才敢跟別人說話,有一年耶誕節我跟朋友到隔壁村,到一個女生家喝酒,他們對我印象很好,但是半夜喝醉,我又尿床,還沒天亮就帶著二個朋友離開,很丟臉。
戒酒團體「戒酒無名會」幾乎每天都有聚會,成員互相分享,成為彼此的支柱。
後來在台中一家家具公司上班,到了晚上就把白天的薪水花掉,還迷上電動,玩那種麻仔台「小瑪麗」,我喜歡那個叮叮噹噹的聲音,檳榔、酒、香菸、電動已經融入我的生活。我覺得自己命運很差,又怪罪環境不好,爸爸沒有栽培我,我想應該是因為原住民的身分才會這樣。我媽媽改嫁給外省人,我喝了酒跑去問媽媽:「我是不是外省人的種?」她氣得說:「對啦!你是外省的啦!」我好高興,立刻買酒請朋友,我說你們以後不要再叫我番仔,我是高級外省人喔!

離婚後獨立 不再尋依賴

我以為娶老婆,才能解決問題。32歲結婚,老婆36歲,也是布農族,但她會管我喝酒,所以她懷孕時,我一點都不開心,那時我上班都呆呆的,對任何事物一點興趣都沒有,好像沒有目標、沒有方向,不知道活著幹嘛,就想自殺。有一天,我剛好隨手抽一張報紙,看到戒酒會,它說「如果你想戒酒,這是我們的事,你想喝酒,這是你自己的事」,那時候我36歲,兒子已經2歲了。
我帶小孩去戒酒會,看到他在咖啡廳裡跑來跑去,放輕音樂,講話很溫柔,他笑得很開心,我自己看了都掉眼淚,以前都是在卡拉OK喝酒嘛!他一歲多就學會我乾杯的動作。
兒子(左)已經25歲,是支持王先生戒酒一路走來的重要動力。
第一次戒酒3年後曾經失敗,再停酒7年後,老婆認識別的男人,堅持離婚。剛開始很痛苦,我要一個人打掃家裡、接送小孩,還要去戒酒會,很多怨言抱怨,精神也很差、常出車禍,但這段日子其實是訓練我獨立,我過去有太多依賴,酒、菸、檳榔、電動、老婆都是依賴。我以前不願意面對不幸遭遇,為什麼我這麼窮?為什麼我不是王永慶?我一邊喝酒一邊做發財夢,只會麻醉自己。離婚後我才開始學習獨立、處理問題。
爸爸為什麼沒辦法給我愛?因為他自己也沒有受到家庭的溫暖,我把所有精神放在小孩身上,想給他愛,回家看到小孩就很開心。喔!我兒子現在25歲了,跟我一起做抽水機維修的工作。★《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鏡週刊》關心您:遠離家庭暴力,可通報全國保護專線113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