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有位口試委員告訴她,一個人的政治立場跟他的家庭背景、生命經歷息息相關,因此批評一個人的政治取向,就像在批評他整個人,很容易起衝突。她忽然明白,「立場不是表面的標籤和選擇而已,背後的東西很複雜,我想去理解每個人背後的原因。」探索政治的背後,也是在梳理自身的歷史,漸漸挖掘出她青春時期不願面對的往事。

她回憶小學五、六年級,身邊原本不錯的同學忽然說起台語,「我只聽得懂他們有講到我的座號『29號』,那種感覺好像在嘲笑我,還模仿我的小動作,然後漸漸遠離我,就連畢業旅行也不跟我睡,有種被排擠的感覺。我想是不是當時我燙了一個爆炸頭,頭髮又乾又捲?還是我愛咬指甲?」真正的原因她至今仍不知道,但受傷的感覺留下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