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做這個生意就像在賭博,虧要有認虧的勇氣,輸就輸,明年可能又賺回來了。輸了馬上抽走,永遠都是輸的,我的個性絕對不會這樣就算了。這坑沒討到,我在其他地方一定要討到。」陳盈貴笑說:「所以我不是水果大王,你要叫我拚命大王。全台灣找不到哪個做農產品的出口商跟我一樣,你多晚打電話給我,都會接,我是24小時的戰鬥機。」
【貨出去錢進來2】父慘賠還拿母的項鍊抵押 他接班專攻水果外銷
今年碰上暖冬,全台荔枝減產,看老天臉色吃飯的陳盈貴,原訂準備出口到日本的3,000箱荔枝,也差點開天窗。
「其實這個單我可以砍掉,很多出口商的單子也全取消。」陳盈貴估算,物以稀為貴,今年他出口到日本的3公斤裝、售價2,600元的荔枝,加上檢疫、運輸費,一箱估虧1,000元,3,000箱要虧300萬元。「但取消不只是我們沒信用,SOGO也受傷,對客戶怎麼交代?」
陳盈貴會投入水果外銷這一行,是家學淵源。50年代,其父陳新國在嘉義開設欽記果菜貿易行。「阮爸跟蕭萬長的爸爸蕭賢都在做蔬菜買賣的生意。但阮爸比較憨直,幾乎沒拿什麼錢回來,我們常要去找阿輝伯(鄉里間對蕭賢的尊稱)借錢。」
為改善家計,父親盼望陳盈貴能當醫生,「我憨慢讀冊,理想又太高,只填2個醫學院的志願,沒考上就沒了。我跟同學一起去台北補習,待了5天想想不對,家裡沒錢我還來花這種錢?半夜就搭車回去,阮爸氣得臉黑黑,一句話都不講,他覺得我應該要念書。」
退伍後,陳盈貴接下陳新國的生意,但是菜價起伏不定,「菜金菜土,有一陣子阮爸賠錢賠得⋯還要阮媽拿金項鍊去抵押。」1979年,他決定不做蔬菜批發,專攻水果外銷。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