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陳吉仲已騎一台野狼跑了許多鄉鎮做農業調查,自然也參加農民運動。去年520農運30週年,他談到當年旁觀的自己,忍不住哽咽提問:「農民有過得更好嗎?」那時他跟著農民一路遊行,從台北火車站走到現在的自由廣場,農民頭上的斗笠,與新落成的國家戲劇院和國家音樂廳,成為一種階級與貧富的對比,那場景他至今仍記憶深刻。
【我在官場巡田水番外篇】陳吉仲帶牙刷毛巾跟著學生佔領立院

陳吉仲讀大學三年級時,是1988年,當時因政府重工輕農,又大舉開放國外農產品,衝擊農民生計,因此爆發520農民運動,大批農民集結台北車站,前往立法院抗議,在當時遭憲兵與警察鎮壓,視為暴民。
2000年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回台後,陳吉仲在中興大學教書做研究,開始投入各類社會運動,反國光石化運動、反核四、反服貿都在他的辦公室發起學界連署,與社運團體關係緊密的他,擅長建立論述,以數據辯論。問他懷抱什麼理想投入?「我們念社會科學的,所有政策都要跟實務貼近。第一個,因為自己所學。第二個,我們讀經濟,本來就是要經世濟民,你不能在課堂上跟學生說你該怎麼做,而是要親自參與。」
他回憶反國光石化運動,「核心人物是蔡嘉揚,我2009年到美國去客座教授的時候,他一直跟我講,叫我趕快回來,因為這個戰役要開始了,回來之後,這也要感謝邱文彥(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副署長),他在一個環評會議裡的範疇界定,要求放入社會經濟成本的效益評估。」因此後續他才能以外部成本與業者辯論。「反國光石化那一戰,等到第五次環評會議,馬英九一直遲遲不宣布(否決),我們後來抗議隊伍快走到凱道的時候,他才宣布,那時開始下起雨,那場仗,真的很不容易。」

而太陽花運動的核心人物,是律師賴中強。「2013年,我們在立法院前論述,他那天當場昏倒送醫,我如果不是看到賴中強這樣,也不會二話不說全力支持他,他叫我們去黑島青幫忙上課,我們也二話不說,我們要不斷把我們的論述講出來,如果連講都講不贏,運動沒辦法走下去。」
他說太陽花學運學生佔領立法院的前一天,他跟學生們坐在立法院群賢樓外吃便當,知道民進黨霸佔主席台,以為《兩岸服務貿易協定》不會通過,沒想到立委張慶忠以30秒朗讀通過,當天一群人移動到立法院門口,討論策略,他知道學生們要衝立法院了。
那時他是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兼主任秘書,算是公務人員,如果跟著學生闖公家機關,是罪加一等,因此當晚搭最後一班高鐵回學校,隔天早上寫辭呈,請校長批准。因此318當晚,學生衝入立法院時,他也跟著,身上還準備了牙刷毛巾,要陪學生一起長期抗爭。
對社會議題有自己的想法,但在學校、學術圈是一回事,進公部門的處境又不一樣。問陳吉仲在哪些地方感到為難?聽我一問,他從口袋中,拿出一盒柚子蔘,丟進口中含著,停頓許久,好像很多話說不出口。
過了許久,他才說:「會呀,我當然應要是這麼講,像蘇院長跟總統,他們幾乎是讓我做任何政策,或任何措施推動,從來沒有跟我講一個不,只有經費跟人力的支持,我不知道外界知不知道,舉例來講,當我跟小英總統討論事情的時候,我認為吵架的,哎呀,不要說吵架,感覺有點……就意見不同,那個堅持,我們從來也沒有退縮,那個跟你面對自己的指導老師一樣。」
「既然總統、院長請我們來,當然也是要我們的專業,那把尺的堅定就是要非常的清楚。」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