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帶動聚和國際旗下專利長效抗菌「黃金盾」系列清潔噴劑、泡沫乾洗手產品,短期內訂單暴增20倍,業務團隊電話接到手軟,坐鎮高雄市大發工業區研發總部的董事長郭聰田卻有感而發地說:「當初做黃金盾的心情就像發展孤兒藥,明知投資報酬率有限,但既然我們有能力做,我認為有責任去照顧需要的人。」
【難題終結者1】他投入3年研發的獨門抗疫噴劑 銷售暴增20倍

7年前,留美化工博士郭聰田心疼嬰幼為抗腸病毒,反復洗手致肌膚乾裂,花3年研發長效抗菌噴劑「黃金盾」,小眾市場讓他自比為孤兒藥,近期因武漢肺炎疫情銷量爆增20倍,但這卻不是他的主力產品。
醉心研發的他,鎖定高附加價值造紙助劑,是紙廠眼中的紙醫師,還是全球第2大生物緩衝劑製造商,1987年開發N次貼,行銷全球,卻被3M控侵權,小蝦米力抗大鯨魚,6年官司燒掉2億元,一審勝訴獲賠償和解。挺過低潮,去年營收34.59億元,他把疑難雜症變商機,在製藥、綠能力求更上一層樓,和世界級大廠一較高下。

比起當個在全球設廠、拓展業務的生意人,今年74歲,擁有逾61件創新專利的留美化工博士郭聰田,多數時候更喜歡「宅」在實驗室做研究。十年前,聚和國際團隊發現全新高分子材料「有機矽氧烷銨鹽」,可破壞病毒、細菌並形成隱形護膜,且噴一次的持久效果長達7天,避免反復洗手肌膚乾裂,從原本小眾嬰童抗菌產品,搖身變成抗疫夯物,業績比去年同期增加6.5倍。

「我們是以化學為核心的產業,它的應用層面太廣了,只要非思想性或心理性,幾乎都會跟化學產生關係,我刻意鼓勵多元,每個單位開枝散葉,都可以跟世界第一流的大公司競爭。」偏向美式作風的郭聰田,把一整層樓打造成媲美咖啡館的討論圖書室,期許員工跨部門腦力激盪,每年投入10%營業額、逾3億元鼓勵創新研發,「要100%全然的創新這很不簡單,100個idea可能只有1個會成功。」涵蓋生物科技、醫藥、造紙、環保及創新文具等應用。

成軍45年來,聚和國際產品戰線廣,從造紙用化學品起家,被永豐餘、正隆等造紙集團視為可解決疑難雜症製程需求的「紙醫師」;自有品牌N次貼全球市占率第二,緊追3M。另一產品生物緩衝劑也是全球第二大,客戶包括輝瑞、博士倫、必治妥等大型製藥廠。另一事業體鋰離子電池添加劑,則是發展電動車的關鍵原料,擠進全球前3大供應商,去年營收達到34.59億元。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