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頭家】員工上班時間能欣賞藝文活動 毛遂自薦當老模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郭聰田鼓勵員工多參與藝術活動,他身後的大型陶壁作品出自藝術家七子之手。
郭聰田鼓勵員工多參與藝術活動,他身後的大型陶壁作品出自藝術家七子之手。
遇見陶藝家楊文霓前,郭聰田對藝術的感受力有限,婚後耳濡目染,他曾慧眼獨具贊助13歲天才小提琴家曾宇謙海外習藝生活費,發現高雄小型劇團經營不易,除了慷慨解囊,還私下貢獻編劇點子,甚至毛遂自薦當新戲製作人。攝影大哥看出的潛力,特別設計系列俏皮POSE,拍完照他開心預約「以後你們需要老模特,歡迎發我通告!」
郭聰田與妻子的相識過程十分有趣,1970年他在美國密蘇里大學攻讀博士,因太晚決定選修統計課,來不及在開課前買妥課本,開學第一周,放眼望去,整間教室只有一位東方女同學,他鼓起勇氣向那位女同學楊文霓借課本,進而譜出戀曲。
另一半楊文霓是國內陶藝家,郭聰田受其影響,也鼓勵員工多接觸人文藝術。(聚和國際提供)
愛開玩笑的郭聰田每次向孩子、員工提起這段往事,都會搞笑地說:「一本課本的代價真大!」逗得旁人哈哈大笑。事實上,楊文霓在陶藝界也是一號傳奇人物,當年她在威廉伍德大學主修數學、副修藝術,直到進研究所才改攻讀陶藝,怎麼也沒料到,赴密蘇里大學旁聽竟意外墜入愛河。
二人的女兒郭美璘爆料:「我爸當年很猛的!他跟母親是在美國結婚,當時資訊聯繫不是那麼方便,他是用寫信回台灣稟告母親。」1975年夫妻倆返台,郭聰田創立聚和國際,楊文霓進入國立故宮博物院科技室做古釉藥實驗,成功複製明代青花瓷釉藥與色料、唐三彩釉藥與明代齋青釉藥配方,大量翻譯國外陶藝文章,讓國內有機會分享更多西方陶藝資訊。
郭聰田與楊文霓是在美國結婚,育有2個女兒,如今成為他的得力左右手。(翻攝《那些年我和我的朋友們》)
談及妻子對自己的影響,郭聰田直言:「藝術家是最典型的創新實踐者,講求的是不停的創作,一生都在追求美和理念的呈現,讓我在經營聚和國際時,大力鼓勵員工創新,我們追求的是全然的創新,這在化學的世界裡是很不容易的,每年研究員可能發想100個idea,但要真正能做出來的,可能只有1、2個,不管結果如何,長期持續的研究都是必經的過程。」
聚和國際總部大樓牆面有不少員工的攝影、繪畫創作。
工作閒暇之餘,欣賞藝文活動、參觀美術館博物館成為郭聰田最佳紓壓管道。前高雄市教育局長曾憲政和郭聰田是台大化工同班同學,曾憲政透露,早年高雄市還未成立文化局,各項文化業務是由教育局兼辦,當時最讓他煩惱的就是文化經費短絀,無法滿足藝文團體需求,偶然機會下,他邀請郭聰田欣賞南風劇團演出,藉機透露文化團體遭遇困境,盼企業家能伸出援手。
當下,郭聰田並未表示太多意見,反而是興緻勃勃地和曾憲政討論對劇情,怎知幾個月之後,南風劇團團長主動向曾憲政致謝,表示郭聰田不僅捐了一大筆經費給劇團,還私約團長討論劇情。甚至有劇團曾因排練場地過小,難容納大型舞台道具,郭聰田知悉後,大方邀請劇團到他公司新建尚未完工的工廠排練,甚至自告奮永參與編劇、排練。
今年74歲的郭聰田保有赤子之心,勇於挑戰活潑POSE,毛遂自薦要當N次貼的模特兒。
為了照顧聚和國際員工身心靈,郭聰田每個月也會邀請各領域專家,包括曾宇謙、導演魏德聖、已故紀錄片導演齊柏林、登峰高手江秀真都曾是座談主講人,幾乎場場爆滿,更特別的是,此類活動都辦在上班時間,郭聰田要讓員工在沒負擔的情況下,更輕鬆接觸感受藝術之美。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