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我們仨1】為妳練肌肉會員專區人物Ray(左)、美國籍伴侶Jordon(右)甫登記結婚,與女兒小海豚組成跨國多元家庭。文 曾芷筠攝影林韋言周永受鄒保祥繪圖︱米承鶴發布時間 2020.05.25 05:58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34 臺北時間同志家庭收養鏡相人間同性婚姻同婚同志同志收養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去年5月24日,同性婚姻專法通過後,一些以單身身分申請收養無血緣子女的同志,陸續收養成功,台灣出現更多元的家庭型態。男同志王振圍、女同志Ray、林怡如成為父母,但他們的配偶卻不是孩子法律上的家長。現行法律不允許同志配偶共同收養,使得想要收養孩子的同志家長只能以單身身分申請。即使收養成功、登記結婚,法律也不允許這些同性配偶接續收養對方的無血緣子女(依法只能收養配偶親生子女),無法享有醫療、家庭照顧、監護等完整親權。為了成為夠好的父母,Ray和Jordon為好動女兒勤學攀岩和原住民文化;王振圍與陳俊儒花2年上心理劇諮商課程;林怡如和陳怡伶秉持人本、自學的理念教育兒子。他們承諾愛孩子、照顧孩子一輩子,愛並不因血緣而受限。Ray(39歲)、Jordon(35歲)女兒小海豚(4歲半)(2013年申請、2019年收養)5月9日母親節前夕,Ray與美國伴侶Jordon到戶政事務所登記結婚,收養的4歲半女兒小海豚笑盈盈地送上卡片:「捲髮的是媽媽(Ray),高的是媽咪(Jordon),妳們穿公主衣服去結婚。」對Ray來說,這是第一次、美好的母親節祝福。母親節前夕2人登記結婚,女兒送上卡片為2位媽媽祝福。(Ray提供)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