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民窟的故事7】老病殘到生活無望的程度 才獲得社會福利補助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安康平價住宅曾為台北市最大的低收入戶聚落。
安康平價住宅曾為台北市最大的低收入戶聚落。
平價住宅提供借住的最終目標,是幫助住戶脫離貧窮,在理想狀態下,低收入戶在短期內住到經濟穩定後就離開。小萍(化名)是越南人,丈夫阿洋(化名)原是在越南務農的華僑,結婚後丈夫因為父母已移民台灣多年,加上華僑在越南沒有族群認同,因此決定移民台灣。2人沒有專長,阿洋只能當工地臨時工,工作時有時無,而小萍也只能到電子廠當作業員,一個月薪水曾經只有2萬多元。小萍說:「搬來這邊住是打算渡過一個難關,孩子小,開銷多,所以比較困難,因為不用負擔房租,生活穩定很多。」
1970年,政府為扶助弱勢興建平價住宅,然而宣示意義大於執行成效,在當年,每一處平價住宅都興建於偏遠地段,例如安康平宅曾經是墳場。隨著都市發展,平價住宅因為收容了因榮民與榮眷、因越共戰爭而逃來台灣的華僑,以及低收入戶,貧窮群聚的狀況也帶來當地居民的歧視。
陳怡伶是中研院社會所訪問學者,且為美國懷俄明大學政治、公共事務與國際研究所副教授,長期關注台灣的居住問題。40年前,陳怡伶進入台北市5處平價住宅進行調查。「當時評估這些平宅是否該改建或遷徙到更遠的位置。因為當時有人認為,那些地方是精華土地,不該讓窮人住。」這樣的論調在都市發展中一直存在。陳怡伶提起位於東區的延吉平價住宅,當年興建時東區仍是一片稻田,隨著都市發展成了地價、租金皆昂貴的地段。
當年的報告結論,認為平價住宅是為德不卒的政策,為何有此結論?「當時檢視所有相關政策,政府在名目上都有做到,但都只做一點點。平宅在民國60年開始,蓋了2千多戶後從此不再增加,即便排隊申請者眾多。因此這個政策的宣示意義,大於改善都市住宅以及貧窮人口居住的問題。」陳怡伶說。
陳怡伶說:「平宅居住者會強調他們的困難,因為他們要建立自己的合法性。這演變成一個奇怪的社會現象,我們一定要這些人很可憐,社會才會覺得這些人值得幫助。」以低收入戶資格來做為入住的資格申請,使得平宅的管理制度形成充滿矛盾的監視系統,社會局的社工除了協助脫貧與生活支持外,也成為監督者。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