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黃曉峰得知哥哥確診罹患胰臟癌時,非常焦慮,因為安寧病房尚未完成。黃曉峰說:「幸好哥哥開完刀,治療的很好。後來他癌症復發需要安寧照護時,安寧團隊已經在那裡了,但是我跟家屬一樣,仍然在他床邊掙扎『到底給他抗生素?還是不給他抗生素?』按理我是最了解他價值觀的人,但是我做決定時,跟其他家屬一樣艱難。」
【病人生死誰做主4】「總有一天進到圍牆內」 當醫生跟病患家屬一樣驚慌無助
台中榮總安寧病房的榮譽主任黃曉峰說:「我們很貪心,要的除了是病人的善終,也希望一起經歷死亡的家人,也感受到善終。我們希望日後家人想起這個過世家人,心中會湧起一股暖意,獲得一份支持。」黃曉峰也當過病人家屬,瞭解家屬的所有掙扎與需要的支持。當年他從安寧療護起源地英國聖克里斯多福安寧院(St. Christopher's Hospice)進修一年,學習安寧療護,回台就投入籌建台中榮總安寧病房,沒想到他哥哥成為他病房第一屆「畢業生」。
「這是老天給我們的鍛鍊,讓我們知道,『你不會永遠當醫生』,就像賴其萬醫師說的,『我們不會永遠站在圍牆外邊指指點點,總有一天會進到圍牆內。』」哥哥已過世多年,一談起哥哥,黃曉峰仍忍不住落淚,「我哥在彌留之際很虛弱,我在他床邊啜泣,他醒來轉身問:『曉峰,你在哭?』我說:『對啊,』他說:『沒關係,盡力就好。』病人所求其實不多,很多時候都是病人在安慰家人。」
因為這樣的經驗,黃曉峰更能同理的回應病人跟病人家屬,他常教導年輕醫師如何在面對自己跟病人的情緒下,告知病人壞消息。他說:「不要害怕跟病人聊這個事情,可以從病人的身體狀況、治療跟吃睡好不好聊起,他會清楚自己在治療上的節節敗退意味著什麼,因為都是壞消息,醫師要在情緒上去扶持他,逐漸就會觸及他的靈性跟價值觀。」
黃曉峰認為許多家屬要醫師隱瞞病情是怕病人擔心,或怕醫師用一種粗糙的方式告知病人壞消息,但是其實病人最清楚自己的身體,醫師只要發問,讓病人說出心裡已經清楚的事就夠了,「醫師只要聆聽,每當我問病人,你擔心嗎?我常聽到他們說『人都要走這條路,不要太辛苦就好。』能給病人表達恐懼跟憂鬱,對病人就有治療作用。」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