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病房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2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時事
安寧醫師談善終1/安寧病人大啖蔥爆牛肉 緩解痛苦有方法
2025.05.01 05:28
台灣《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6年,但圍繞老後失能的無效醫療、長照困境依然難解,也讓斷食善終意外在爭議中被理想化為出口。

人物
安寧醫師談善終2/斷食善終暢銷成話題 減食涉及法律與倫理爭議
2025.05.01 05:28
謝宛婷不是出身醫學世家的千金小姐,她在五金行長大。「我們家是賣小螺絲的普通家庭,家人對我也沒特別期待,沒想到我考上數理資優班。」謝宛婷像許多七年級女生,喜歡日本三麗鷗的卡通角色,雙子星小天使如今依然是她手機桌面、車上掛飾。學生時期的她也沉浸於翻譯文學,代表台南市參加各項國語文競賽。只是,升學至上的年代,聰明的孩子順理成章進入第三類組。

時事
安寧醫師談善終3/無管人生不是非死不可 不要粗暴談論死亡
2025.05.01 05:28
謝宛婷在臉書上不斷書寫這些醫療現場,過去6年的文章也集結出版成新書《生命的最後一刻,都活得像自己:安寧照護的真義》,想告訴大家的其中一件事就是:大部分人想要的是「無管人生」,而不是「非死不可」,那斷食就不一定是首選。

時事
安寧醫師談善終4/死亡不一定要轟轟烈烈 預備一場平安的死亡
2025.05.01 05:28
訪問謝宛婷,有時會錯覺在訪問《哈利波特》手握時光器的妙麗。她34歲接下奇美奇恩病房主任時,才剛當上主治醫師3年,承擔主管之責壓力之大,加上2個小孩已出生,她還攻讀法律研究所,1個月內頭髮全白,如今一頭淺亮捲髮,是設計師長年為她平衡白髮挑染的成果。

人物
【鏡相人間】不用轟轟烈烈的死亡 安寧醫師謝宛婷談善終
2025.04.27 05:28
台灣《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6年,但圍繞老後失能的無效醫療、長照困境依然難解,也讓斷食善終意外在爭議中被理想化為出口。

娛樂
唯一搶先看《沙丘2》的素人! 病患臨終前許願「導演點頭答應」
2024.03.05 14:11
科幻電影《沙丘:第二部》上映後引起討,一名加拿大病患想在臨終前觀賞電影,導演得知後完成影迷心願,在電影未上映前帶著電腦到病房,讓影迷搶先看,暖心舉動也隨之曝光。

時事
【酒國昆凌剝富商2】詐騙富商千萬遭判刑 酒國昆凌重出江湖政商名流全被她利用
2024.03.04 05:58
曾以「酒店昆凌」名號詐騙恩客數千萬,被判刑確定的沈女,改名張嘉渝後,透過包養網站重出江湖,她這次改打「名人牌」,聲稱群園集團總裁呂崇民是她無緣的公公,相當疼愛她,前台中市議長張清堂是她三哥,取信於想包養她的台商保羅,詐財得逞。

時事
揭露臨終病人死前最常看到「祂們」 送走2千人的安寧醫師更相信來生
2023.11.22 10:27
每個人都逃不過生老病死,不少人將死亡視為禁忌話題,但對於經常陪伴許多人走完最後一程的安寧照護醫師卻經常要面對死亡議題,據一位從業20年的安寧醫師透露,人在臨終之際,都會看到類似的景象,同種身分的人都會出現在病人眼前。

財經理財
【穿梭陰陽界番外篇】人寵平等 寵物長照機構設備比人高級
2023.10.28 05:58
執業超過30年的康寧動物醫院院長王聲文,是全台第一個投入寵物安養長照的獸醫師,身為寵物長照安養系統的重要推手,王聲文總不厭其煩解釋著機構在做什麼,「我們要做的就是牠癱軟著被主人抱進來,最後能沒太多痛苦、平平靜靜靜地被(寵物的)安樂園抱走…」

人物
【心內話】愛和再見都要說
2023.08.31 05:58
5年前,爸爸跌了一跤,被送到醫院。不知道為什麼,他開始發燒,反覆進出加護病房。醫生說他老了,呼吸系統沒辦法支持。我本來還請醫生幫爸爸氣切,但媽媽堅決不肯,說都快90歲的人了,而且兩個人早規劃好了不急救。最後我們決定別再讓他辛苦,做安寧緩和治療。

新聞深探
【時代現場】聆聽疼痛 居家安寧醫療的現況
2022.12.26 05:58
2021年,台灣死亡人口超過18萬,預估2025年將到達20萬。為因應二戰以來最大的死亡潮,近年政府推動3階段居家醫療,讓病人從生病、失能到臨終,全程皆有醫護人員照顧,盡量維持病人在家生活直到死亡。但是居家安寧耗時費力、給付偏低,醫院居家安寧照顧病人量有限,許多末期病人因而被漏接、死前被各種症狀折磨。有基層資深醫護人員聽到病人的痛苦,走進社區去照顧他們。

時事
國門明解封2防疫規定仍沒退場 名醫質疑:在浪費電池吧
2022.10.12 16:16
明(13日)起國門解封,是台灣歷經新冠疫情後邁入正常生活的重要時刻,不過國內防疫措施雖然逐步鬆綁,許多規定卻沒有跟著撤銷。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醫師姜冠宇就指出,安寧病房仍有陪病限制,進出許多場合也還要量體溫,認為現行2大防疫規定有些不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