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股市】行情進一步上漲需要催化劑會員專區財經理財近期蘋果財報傳出利多,但股價卻無法突破1月高點,表示好消息已經反映在股價中。文 王伯達攝影陳俊銘發布時間 2021.05.04 05:58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38 臺北時間蘋果台積電美股理財台股達觀股市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財報傳利多 股價難突破主計處在上週公布第一季經濟成長率預估數據為8.16%,創下十年半來新高水準,而全年度經濟成長率更可能來到5.1%。美國也在上週公布了第一季經濟成長率為6.4%,全年則是有6至7%的成長率。 近期蘋果財報傳出利多,但股價卻無法突破1月高點,表示好消息已經反映在股價中。不只總體經濟傳來好消息,個別公司也是如此。以台灣為例,台積電第一季的營收與獲利數字都達到財測高標水準,同時更進一步上調了今年的資本支出。而在美國,蘋果公布了上一季的財報數據,遠遠超過華爾街的預期,營收較去年同期增加了53.7%,獲利成長更超過一倍;不僅如此,公司還宣布投入900億美元回購股票,遠超過去年的500億美元。財報傳利多 股價難突破然而在眾多利多消息簇擁下,不論是台股或美股都出現無力上攻的現象。例如台積電與蘋果都同樣是在一月創下今年股價高點,即便近期財報傳出利多,但目前的股價與高點仍然有一小段距離。我認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是因為這些利多因素有部分早已反映在股價當中。以台積電為例,雖然本次資本支出自一月公布的250億至280億美元,進一步調高至300億美元,但真正讓市場意外的,其實是一月公布的資本支出較去年大幅增加了60%以上;相對來說,這次的增加只能算是「微調」而已。也因此,隨著市場對未來越來越樂觀,投資人對於成長的期望也會持續拉高。屆時如果股價估值已經遠高於公司的財務數據,就會開始面臨修正。關於這點,我們從美國去年大漲的科技成長股就能得知,例如遠端辦公的Zoom、線上串流平台Netflix、家庭運動器材Peloton等都是如此,即便他們已經繳出了不錯的成績單,今年以來的股價表現仍遠遠不如指數。面對這樣的走勢,投資人可能要開始提高警覺。這並不是說股市會立即出現修正、甚至崩盤,但是當市場預期與股價逐漸拉高,最好的情況可能就是像台積電或蘋果出現區間盤整,但稍有不如預期,可能就會出現大幅修正。市場的風險報酬比率正在逐漸改變,這是我們接下來需要特別留意的重點。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