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媛教育番外篇】孫怡談台灣《Vogue》改版:紙本才是實驗場!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工作上,孫怡自認偏美式作風,對事不對人。
工作上,孫怡自認偏美式作風,對事不對人。
台灣《Vogue》去年3月改版後,孫怡捨棄過去名人為主的封面,改以概念、議題呈現。例如最新6月號的雜誌,呼應同志驕傲月的封面,並沒有找漂亮女明星拍時尚大片,壓上「愛最大」之類的標語,而是直接找旅居米蘭的台灣跨性別變性模特兒Aura,以她做封面人物。
活躍兩岸的時尚自媒體人凱特王觀察:「過去明星、品牌有吸粉作用,但隨著網路與社群平台的興起,這一切的影響似乎漸漸式微。反觀以概念、議題的手法來呈現,更具有被社群討論與分享的價值,這個影響是立即的,而且傳播速度甚至比傳統媒體更快速。」她自己最喜歡今年1月結合AR(擴增實境)技術的封面,畫面整個動起來,「是一本會讓人想擺在書架上秀出來的雜誌。」
《Vogue》台灣6月號封面,以旅居米蘭的台灣跨性別變性模特兒Aura為封面人物。(翻攝自台灣《Vogue》網站)
孫怡的改版計畫,第一件事就是跟編輯團隊確立:時尚雜誌不只要提供外表打扮的趨勢,還要重新定義「時尚」。「大家為什麼要看時尚雜誌?為了買最新的服飾、美妝?是因為要讓自己好看。為什麼要讓自己好看?因為要有自信。但現在的自信不是外表就好,而是從裡到外,對藝文的理解、對global issues(全球議題)的態度與你自己的切角,還有身心靈的照顧。」
孫怡認為,新品資訊網路都有,各家品牌甚至做得更完善,時尚雜誌應該更議題導向,「紙本不只反映世代,還要讓讀者想要收藏,要不然為什麼要有紙本?看網路就好了。《Vogue》今天在提倡環保,如果紙本還跟網路一樣,不是非常不環保的事情嗎?剛進來,我就要編輯好好思考,什麼東西值得被印出來?印出來就要是時代的見證,是讀者會想留下來的,留下來的是時代的記載,而不是瑣碎的東西。」
孫怡也發現,以前大家都說紙本是傳統媒材,但現在紙本反而更有實驗性質。今年3月,台灣《Vogue》與近來爆紅的英國藝術家丹尼爾·阿爾沙姆(Daniel Arsham)合作,阿爾沙姆擅長視覺與雕塑,像是有如從廢墟考古挖出來的寶可夢等,他也曾做過風化侵蝕的巨型《Vogue》封面雕塑,孫怡就讓阿爾沙姆將他的作品變成真實的雜誌,開賣即秒殺。
多次跟藝術家合作,孫怡的標準是獨特。「我不想要找太主流、已經跟8,000個品牌合作過的藝術家。很多人會說自己跟哪些有名的潮流藝術家合作,但為什麼?《Vogue》潮嗎?也還好。我會選擇阿爾沙姆,第一,他本身有《Vogue》的雕塑作品,很酷,而且他有名,又不會氾濫,還是全球唯一,當然緊緊抓住機會。」
台灣方面,孫怡在上任前面試一輪台灣新銳攝影師。全球大成功的CGI全電腦繪圖虛擬封面,就是當時她與攝影師Poyen Chen見面才有後續激盪。孫怡也偏好有故事的視覺,而不只是請模特兒擺美美的姿勢,因此改版第二期她就找登曼波(楊登棋)用劇場方式談永續,「之前就注意到他,有一點underground、grungy(地下、頹廢搖滾),又有一點時尚,適合拍故事性很強烈的主題,本來還沒有設定是封面,但後來愈聊愈深入…,我們用垃圾做的胚胎裝、垃圾做的飾品,告訴讀者未來世界只剩下垃圾,你再丟啊。有些人看到胚胎畫面說好醜,罵我們怎麼把這放在時尚雜誌,有些人覺得這是非常美的雕塑品。」
去年12月,手繪電影海報藝術家顏振發畫舒淇的封面,也引起極大爭議,一派讀者大批不像舒淇,另一派則讚揚國寶繪製的封面很有意義。孫怡笑說,「讀者與客戶慢慢習慣,他們也在觀望,新總編到底想做什麼,不用明星,好,支持你,議題導向,ok,你到底想要幹嘛,之前會有比較mix的聲音,現在也走出我們獨特的風格。」
她個人最欣賞英國版的與前主編Franca年代義大利版的《Vogue》,「用影像說故事、用影像牽動情緒,這件事很powerful(有力),也是《Vogue》擁有最有價值的資產。為什麼我非常崇拜Franca?有些爭議極端到上社會新聞,但她牽動社會的情緒,把大家沒有在討論的事情放到檯面上,讓時尚的讀者想更多事情。」
孫怡(右)改版第一期的封面拍攝,《穿Prada的惡魔》原型安娜溫圖(左)在紐約也提供協助。如傳言她開會做事非常有效率。(孫怡提供)
主戰場紙本雜誌漸漸上軌道,孫怡下一個目標是整頓台灣《Vogue》的社群內容。時尚作家個人意見受訪時提到,社群上,台灣《Vogue》的發言太少女,很不像《Vogue》。孫怡回應:「數位會更符合全球standard(標準),很多數位同事會說:那就沒流量、太冷了、讀者就是要看這種。我說,那是我們還有把高格調的觀眾養進來,一定有陣痛期,這不是一夜可以改變的事情。但Instagram是我們國際的門面,台灣產出這麼多好的作品,應該讓世界看到…,還是回到用圖片說故事。」
最後一次訪問結束,外媒揭露孫怡將負責掌管《Vogue》亞太區印度、日本的內容(不包括中國),直接匯報安娜˙溫圖(Anna Wintour)。總部正式發官方說明前,孫怡不能多說什麼。但《BOF》分析,新的政策將牽動全球媒體產業;業界人士也透露,未來康泰納仕集團在地自製內容可能減少。如何協助康泰納仕全球整合,又讓台灣在國際平台有更大的聲量,將是孫怡另一挑戰。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