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筆記】期待解封後 親身一探塩田千春的靈魂風景 會員專區美食旅遊紅線如同血液般的色彩,串起人與人之間的緣分連結,錯綜複雜,映照出藝術家的內心世界。文 彭仁義攝影彭仁義發布時間 2021.07.26 08:00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39 臺北時間塩田千春北美館預約制展覽疫情攝影筆記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經過了好幾個禮拜的警戒封鎖,在疫情前就相當期待的『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是位於北美館的大型裝置展覽,碰巧遇到疫情爆發而暫時封館,待疫情穩定後,展館也決定在7月13日後開放線上預約參觀,疫情期間,大家都得保持社交距離,期待微解封的期間,能一步步找回過去的樣貌,如同塩田作品裡的紅線,再度牽起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展覽由一艘艘懸吊半空中、以白線細密纏繞的船列所組成的《去向何方?》揭開序幕。早期創作為繪畫,啟發後來用身體投入行為表演創作《成為畫》,用畫布裹住身體並淋上紅色的瓷漆,從平面繪畫技巧獲得解放。《在手中》女兒的手也翻模成她的作品。《不確定的旅程》以紅色毛線編織,布滿300平方公尺的展覽空間,現場欣賞相當震撼。細看編織的環節,線彼此糾纏、交織、斷裂、拆解。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