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現場】流亡港人創傷進行式 政治暴力與抗爭後遺(上)

mm-logo會員專區新聞深探
香港抗爭者帶著普遍的創傷來到台灣,再疊加了新的流亡創傷,對嘗試接住他們的心理師而言,也是難題。
香港抗爭者帶著普遍的創傷來到台灣,再疊加了新的流亡創傷,對嘗試接住他們的心理師而言,也是難題。
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至今已2年,港版《國安法》實施也滿1年。這期間,大量參與反抗運動的香港青年流亡各地。時間過去了,為何他們的心理創傷仍在持續,甚而加劇?台灣社會與港人自救群體投入的資源,又為何沒能搭建一張足以接住大多數流亡者的社會安全網?
「晚安,我是今天輪值的樹洞:○○,在這裡你可以暢所欲言,所有資料和內容都會保密。
♥小提醒:一、麻煩你和我聊天時使用書面語(華語),因為不是每個當值樹洞都看得懂粵語唷!
二、今天的聊天時間會在十時結束,謝謝。」
台灣心理師陳蔓棠(化名)持續為流亡港人提供心理支援。
又是一個週二的晚上,8點,台灣心理師陳蔓棠(化名)準時打開Telegram,準備接住來自流亡港人的匿名傾訴。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