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兒童發展協會馬匹輔助教育中心」位在鄰近木瓜溪的「南華村」裡,幽幽靜靜的環境裡飼養著15匹馬兒。遊客在這裡能透過騎馬和馬兒互動遊戲,來練習「自我覺察」。
【民宿老闆帶隊玩花蓮4】最療癒的旅行口袋名單 馬兒和植物為人們埋下希望種子

從未想過,前往花蓮旅行,有機會更認識自己的內在,而且是透過極特殊的方式。在馬兒面前毋須也無法掩飾,不如敞開心房,毫無罣礙的交出自我,便能來一場重新理解自己的療癒旅程。

比如說「呼叫小馬」活動中,遊客圍成一個圈,每個人手中握著紅蘿蔔,開始呼叫馬兒的名字,有的人呼喊,馬兒甩都不甩;有的人則是一喊聲,馬兒就會靠近。工作人員解釋,因為馬是被掠食性動物,因此牠們感知敏銳,任何不確定的口吻和音調,都會讓牠們不敢靠近。

另一個活動讓遊客試著牽馬繞一圈,過程中若牽引者目標不明確、緊張焦慮,馬兒便會不受牽引者控制,牠的反應其實是在提醒牽引者。「有的孩子曾遭到虐待導致沒有自信,擔心人們會用有色眼光看待他,但馬兒不會,牠們不會說謊,所以孩子透過和馬兒互動,和馬取得共鳴,也能夠重新找回自信,獲得安全感。」

造訪花蓮時我們徜徉山海,品嘗原民料理,這些食材或藥材,在「野菜教母」吳雪月的眼中都是台灣的寶,她與公部門合作成立的「原住民族野菜學校」,旨在保留這些珍貴的台灣原生種植物,並讓更多人認識。
「一個阿美族,勝過一部割草機。」吳雪月說阿美族是對野菜辨識度很高的族群。她自教官職務退休後,對野菜念念不忘,曾出版《台灣新野菜主義》雙語書,詳細記錄各種台灣野生種野菜,13年前遇見一位挪威博士,提到了「種子銀行」的概念,便在她的心裡埋下一顆屬於野菜的「種子」。

去年原住民族野菜學校終於成立,在館裡一樓能看見原生植物與種子,比如花東常見的龍葵、野莧、樹薯、樹豆、刺蔥、馬告、月桃、油芒、木鱉子、車輪苦瓜等;也能學習各式各樣的種子知識,比方說,同樣種子在不同產地長出的樹豆,種子顏色皆不同,薏苡的種子則會被拿來做為原民服的裝飾。二樓則是DIY體驗室,透過手作體驗,感受取之於大自然的生活智慧。

台灣兒童發展協會馬匹輔助教育中心
- 地址:花蓮縣吉安鄉山下路206-6號
- 電話:03-854-7185
- 費用:騎乘體驗30分鐘1,200元、馬房庶務與馬匹照護體驗60分鐘1,200元、親子馬匹小遊戲30分鐘600元、親子領馬闖通關60分鐘1,200元。
原住民族野菜學校
-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尚志路25之2號
- 電話:03-823-0907
- 開放時間:09:00~17:00,12:00~13:00休息,週一公休。
- 備註:導覽服務及DIY體驗皆需預約。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