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發生火災只有30秒的黃金救火時間。如果家裡有一支滅火器,發現起火就撲滅,會安全很多。我希望有一天,民眾可以像從不接受買保險,到現在有很多張保單在手。」正德防火工業董事長郭貴蓉4年前接下董座,決定推廣居家型滅火器。初時困難重重,民眾認為是在觸霉頭,寧願花錢吃大餐,也不願在家擺一支滅火器。
【與火為敵】車用滅火器無處放 遇上衝撞恐變傷己凶器 正德防火工業董事長郭貴蓉專訪

10月14日高雄市城中城大火造成46人死亡、43人受傷,消防議題再次引起討論。據內政部消防署統計,2020年台灣每24分鐘就發生一次火災,其中獨立住宅與集合住宅火災分占建築類別一、二名,原因以爐火烹飪、電器最高。」

近來,愈來愈多人重視消防安全,網路上不少業者也推出輕巧、使用方便的滅火器,使用方式跟噴殺蟲劑一樣簡單,詢問郭貴蓉與正德防火工業總經理翁林泱究竟要如何挑選適合的產品,他們先幫我們上了一課。
「滅火器這個東西第一個就是要有效,沒有效碰到火災就不能笑了。」翁林泱說明滅火器上通常會有A、B、C等字母,各自代表適用於不同類型火災,例如A為引燃紙類、木製品、纖維產品等的普通火災,B為油類火災、C為電器火災、D類則是像手機電池引起的金屬火災。

「合格的滅火器會有一個型式認可編號,滅火器在販售前都要先取得『滅火器』、『滅火藥劑』的國家型式認可,製造廠商才能生產,目前要通過型式認可最低容量大概在一公升以上。之後還要取得個別檢定合格才能販售。」市面上許多滅火器標榜經過消防署認可,但瓶身不見標章,翁林泱提醒:「因為合格的只有內部藥劑。」
另外還有很多宣稱可放在車子裡,發生意外可使用的產品,翁林泱搖搖頭,「這些都沒有經過認證。車子行駛會震動,車用滅火器需要經過震動測試,確認不會漏氣,真的遇上火燒車才噴得出來。我們創辦人講的,消防是良心的事業,不能為了賺錢隨便做,是會出事情的。」翁林泱提醒,目前台灣只有大貨車、大客車、娃娃車規定要配置滅火器,這些合格的滅火器體積較大,需有固定、放置的地方,一般汽車沒有,「真的發生衝撞,滅火器在車子裡飛,砸到頭怎麼辦?立刻變凶器。」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