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家開講】為父彌補遺憾 女董接班反攻滅火器市場 正德防火工業董事長郭貴蓉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郭貴蓉4年前接下正德防火董事長,引進居家型滅火器,希望民眾能更重視居家防火安全。
郭貴蓉4年前接下正德防火董事長,引進居家型滅火器,希望民眾能更重視居家防火安全。
創立一甲子的正德防火工業是台灣第一家研發出BC乾粉滅火器的業者,除了產製各種消防設備、消防車,也規劃中油、台積電、聯電等廠房消防設計與建造。創辦人郭正義被稱為台灣消防產業之父,4年前因病過世,女兒郭貴蓉接班。
除了守護父親一手創立的事業,郭貴蓉跳脫出B to B的模式,經營電商平台,推廣居家型滅火器,希望讓正德不只是一家公司,而是一個品牌,是民眾想到消防就會連結到的關鍵字。
正德防火工業董事長 郭貴蓉 小檔案
穿著深藍色制服的老師傅,點燃擺在成排消防車前的油盤,瞬間,比人高的赤焰瘋狂上竄,火光雖然扎眼,微微皺眉的郭貴蓉依舊沉穩示範滅火流程,長相秀氣的她,提起不到3公斤的Hello Kitty滅火器,對著火源根部左右掃動,不到幾秒煙消火滅。

紀念父親 保留辦公室

「我年紀跟公司一樣,小時候工廠就是家,舊廠前面挖很多四方型的坑放油盤、辦滅火試驗,我爸要推銷,常帶客戶來看。」場景雷同,但過往自家產品都走純實力派路線,少有花俏外觀,5年前郭貴蓉和正德總經理翁林泱到日本參訪,看見居家型滅火器,決定引進,「我們有Hello Kitty與Kuma熊造型,要擺在家裡,功能很重要,『顏值』也很重要。」
郭正義過往常在工廠內舉辦滅火試驗,讓客戶直接看到滅火器的效果。(郭貴蓉提供)
結束示範,郭貴蓉領著我們前進廠房與辦公區。初入正德位在桃園的基地,會誤以為是到了消防隊,不時看見大小、外觀不盡相同的滅火器、消防栓,還有一輛輛造價300萬至2,500萬元不等的的客製化消防車。郭貴蓉邊走邊介紹,「一樓停不下,樓頂也停了一排。我們貨梯很大,因為要讓車搭電梯。」
舊廠占地逾6000多坪,但因被徵收要蓋捷運轉移至現址,郭貴蓉有些困擾,「新廠只有1600多坪,今年單接不完,如果未來需要擴廠,可能要再找地。」3年前中美貿易戰開打,台商回流蓋廠,正德跟著業績爆發,「2020年營收12億元,去年15億元,接單金額超過30億元。」
採訪地點選在父親郭正義的辦公室,即便他已離世4年,獎座、獎狀、照片等擺設全都沒動,「我辦公室在旁邊。」郭貴蓉指向面積不到一半的另一間隔間,「就不想換,爸爸的地方我不想改變。」而爸爸的事業,她也努力守護著。
郭貴蓉(左)接班後,總經理翁林泱(右)幫她許多忙,除了熟知工程、技術,也擔任溝通、橋梁的角色。

租房創業 產銷一人扛

正德防火創立於1962年,是台灣第一家自製BC乾粉滅火器(適用於油類、電器火災)的業者,除了產、銷相關產品,也承包消防工程整廠規劃,包括中油、台積電、聯電等都是他們的客戶,創辦人郭正義也被稱為台灣消防產業之父。
郭正義畢業於台南高工,出社會第一份工作是台灣碱業公司的研究助理,後來轉職安利化學工廠,受到董事長沙安國重用。彼時台灣滅火器材都是從國外進口,沙安國找上郭正義,希望他能研發與小蘇打成分相似的BC滅火器,實驗成功、即將量產之際,沙安國驟然身故,郭正義只能黯然放棄。
「因為有化工背景,我爸就做指甲油,他很有理想,做的指甲油是塗了不會傷指甲的,有人跟他說很容易掉,他還告訴對方:『如果不想掉,擦油漆就好了。』」聊起父親的奮鬥史,郭貴蓉滔滔不絕,「我爸騎著腳踏車到處去賣,賣很好,愈好愈慘,因為那些客人掛帳,但收錢時有的人就不見了。後來他想到BC乾粉已經成功,又回頭做。」
郭正義(右)初創業時,唯一的員工是妻子陳月娥(左),她幫忙記帳、接電話、接待門市顧客,是最佳後援部隊。(郭貴蓉提供)
郭正義掏出攢了許久的1,600元,在台北市八德路租了間2層樓的房子,樓下75坪當作廠房,2樓就是住家兼辦公室,開始產製滅火藥劑。找鐵工廠打造瓶身、拿回家自己填充,唯一一名員工是妻子,幫忙管帳、接電話。一樣騎著腳踏車挨家挨戶行銷,當時台灣雖已漸漸工業化,一般人觀念依舊保守,郭正義頻遭惡言相向,不時被斥責會帶衰、是要詛咒人火燒厝。
轉機出現在70年代石化工業起飛之際,中油建煉油廠需要裝設消防設備,進口滅火器一支6,500元,正德僅賣3,000元,經過試驗比較,品質、性能不輸人, 正德防火的BC乾粉滅火器逐漸取代舶來品。
正德防火除了滅火器,也製造客製化消防車,客戶包括許多公家單位與民營公司。
之後台灣相關制度法規慢慢建立,有了要求,市場變大,正德跟著客戶需求,開始研發各種消防相關設備、系統,例如中油的油槽滅火系統、泡沫系統、消防車等。90年代環保意識抬頭,石化廠無法擴廠,正德於是切入剛開始的半導體廠整廠規劃,同時也跟著台灣廠商西進,在中國成立據點。那時公司營收已突破10億元,但占比從過去製造、工程8比2轉為2比8。
「一個工程可能就幾億元,比起賣滅火器一支1,000元,業務當然會更想去談工程啊!」大學畢業就被叫進公司,讀商的郭貴蓉原本負責進出口業務,後來掌管財務,雖沒介入經營,卻感受到父親心裡有個結,「加上中國的滅火器也進來,價格比我們便宜一半,很多工程,甚至是我們承接的,用的也是中國製滅火器。」有的是客戶希冀省錢,有的是自家員工主動幫客戶省成本,郭正義無奈,卻沒勉強同仁。

女接董座 磨合老員工

「爸爸一直覺得很遺憾,畢竟是起家的東西,卻漸漸沒落。」4年前,高齡84歲的郭正義離世,郭貴蓉接下董座,「他本來就安排好了,中國跟台灣分成二家公司,弟弟接中國的部分,台灣這邊我早已經開始幫忙。」
雖然從小看到大,但畢竟不是專業出身,加上不愛掌權,郭貴蓉其實很排斥,「爸爸走了,才真的體認到必須要接,要把他想做的事做完。」父親懸念的是公司要永續經營,還有始終放不下的滅火器事業。
正德的產品展示間有4台造價20幾萬元的消防車模型,做工細膩,連車內的滅火器都唯妙唯肖。
「我上來的時候公司已經五十多年,經營很穩定,遇到的最大問題是老員工非常多。」主管群不少都是跟著郭正義一路打拚,郭貴蓉可能還得喊叔叔、伯伯,「我爸一直都放權,員工很習慣各自負責各自的部分。」但郭貴蓉思考著要永續經營就得整合資源、建立SOP,串聯各單位變得很重要。
面對最複雜的「人」的問題,問她壓力大嗎?郭貴蓉淡淡說:「沒有壓力。很多事都是總經理幫我。」但也坦言,「全公司只有他懂我要幹嘛、我要做什麼。」
1986年進入正德的翁林泱,念機械畢業,從工程師當到總經理,熟知技術層面,也熟老師傅們的脾性,「董事長太求好心切,比較沒辦法轉彎。她的方向沒有錯,但前面有座大山,她沒想到可以繞路。」翁林泱努力當雙方橋梁,「沒有一個部門的出發點不是為了公司好。工程關切的是省成本,董事長在意的是要讓外界看見正德,就去找雙方交集的地方。」
近耳順之年的老企業,除了延續舊有優勢,也不斷革新,「我們都是跟著客戶進步,像現在還要加入AI智能。」工程業績不停往上攀,郭貴蓉要扭轉的是滅火器的頹勢,但員工卻不一定能聽進她的想法。
滅火器使用教學
提起:使用非慣用手提起下方握把

教育員工 推銷自優勢

她要求自家工程須使用自家滅火器,出現反對聲浪,「業務寧願加1億元業績目標也不想賣滅火器。我會急,他們怎麼都不懂。」
不願放棄的郭貴蓉幫員工開一堂課,特別把中國跟自家的滅火器剖面,從開關開始分析,閥頭、焊接處一樣、一樣比,「我們都比他們優,瓶身鋼板比較厚,橡皮管不會裂,內部藥劑也沒有吸濕結塊,影響藥劑噴出效果。」
正德也提供客製化消防車服務,依據噸數、底盤與配備不同,價位從3百萬到2千5百萬元不等。
不是一開始就訂KPI,「我告訴他們沒賣出去沒關係,至少要說得出來我們不同在哪裡。說,就好了。」但同仁們反應冷淡,後來只能強迫。翁林泱緩頰建議:「一些工程即使虧錢,也會跟客戶說,我們的滅火器比較貴,但就收一樣的錢,讓他們試試。有老客戶像台積電、中油、長榮,就指定要我們的滅火器,因為真的比較好。」
郭貴蓉還把業務部拆成工程事業與產品事業二個部門,「後者給比較低的目標,他們就是去『復興』,找回更多原本忽略的舊客戶。」她特別去進修管理課程,學著不慍不火地跟員工溝通,「以前可能會說『就是要做』,現在會去理解對方,例如6個月內要完成什麼事,同仁說有困難,我會說『那多久以後』,也會給他一些助力。但,還是要做。」
正德位於桃園的廠房,擺滿消防車與各式消防設備,初看會誤以為是到了消防隊。
拚了4年終於做出一點成績,「之前市面上滅火器99%都是中國的,我們可能只有1%,現在應該有5%。」正德做的不僅是B to B,還進攻B to C的居家滅火器市場。「過去我爸爸著重在產業,但我覺得防火跟每個人息息相關,而且我們的通路很多是同行,他們可能因為價格,就沒選正德滅火器,既然這樣,我就直接推到user。」
行銷居家滅火器,郭貴蓉遇上和父親當年雷同的窘境,民眾還沒有相關意識,寧願花三千多元吃一頓大餐也不會想到在家裡擺滅火器。但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統計,2020年台灣每24分鐘就發生一次火災,其中獨立住宅與集合住宅火災分占建築類別一、二名,原因以爐火烹飪、電器最高,「一般發生火災只有30秒的黃金救火時間。如果家裡有一支滅火器,發現起火就撲滅,會安全很多。我希望有一天,民眾可以像從不接受買保險,到現在有很多張保單在手。」

成立電商 做異業結合

3年前正德成立電商平台「熊安心的生活」,「那時我們辦體驗營,有體驗者問有沒有家用滅火器,我覺得時機到了。」郭貴蓉從日本引進kuma熊、Hello Kitty款式,靠著下網路關鍵字,首批進500支,1年賣了8成,「雖然不是像我想像『咻』一下賣光,也不錯了!」但她發現光靠關鍵字不足以打開市場,於是一步一步擴充行銷部門,也開始異業結合,與滅火器樂團、大甲鎮瀾宮、電視劇《火神的眼淚》等推出聯名款,吸引到更多原本不認識正德、不覺得家裡應該放滅火器的民眾注意。
居家型滅火器除了通過國家安全認證,造型很美觀搶眼,當作擺飾也不會太突兀。
「《火神的眼淚》聯名款式顏色是消光黑,第一批600支我退到剩100支,我請員工戴手套包裝,有指紋、灰塵都不行。我覺得做就要做到最好,做到精品品質。」員工雖然唉唉叫,卻也理解董事長的想法與要求,摸摸鼻子,努力改進。
提著滅火器,郭貴蓉闖過接班初期的試煉。現在消防產業不再只是父親想做的事,也是她想做的事,未來她要讓正德不再只有同業認識,而是一般人想到消防就會連結到的火紅關鍵字。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