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講堂】市場最大買家消失 第二季回檔壓力大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聯準會轉鷹派,獲利與股價不相符的科技股,恐受最大衝擊。(翻攝Nasdaq臉書)
聯準會轉鷹派,獲利與股價不相符的科技股,恐受最大衝擊。(翻攝Nasdaq臉書)
通膨升溫,聯準會加速貨幣正常化腳步,但聯準會鷹派的力度出乎預估。聯準會12月的會議紀要顯示,為解決高通膨威脅,將採取加速縮減購債規模、提前升息與加速縮減資產負債表時程3大方向。
特別是加速縮減資產負債表,等於是把行之多年的量化寬鬆政策直接轉為量化緊縮,更白話一點就是收回市場流動性,若是如此,各種透支了未來成長性的高風險資產,勢必首當其衝。
回顧歷史,聯準會上一次縮減購債、退出量化寬鬆是由2014年1月開始,到10月完成,花了10個月,之後到2015年12月才正式升息,中間又隔了14個月,然後在2017年10月開始縮表。

透支型科技股 將成受災戶

但是這次縮減購債規模是從去年12月開始,預計今年3月止,中間只花了4個月就退出量化寬鬆。然後一向鴿派的聖路易聯準銀行總裁James Bullard還建議聯準會在3月啟動升息,等於無縫接軌退出量化寬鬆,我認為這樣的做法對市場而言實在過於激烈。畢竟目前的資產負債表超過8兆美元,更需要時間來消化。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