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先生的工作室藏身新北土城工業區,推開門,幾乎是一輛房車大的三角龍頭骨霸氣坐鎮,沒有隔離的紅線、禁止觸碰的告示,與來客正面對決,帶來的衝擊,比隔壁工廠傳來的沖床聲更讓人震撼。
【台灣名店】尋龍30年 修出全球最完整角龍頭化石 化石先生Mr. Fossil專訪

好萊塢男星李奧納多與尼可拉斯.凱吉曾競標暴龍頭骨,還有許多低調富豪收藏家,透過各種管道與研究單位、博物館爭搶古生物化石。
但化石其實沒那麼遙不可及,台灣就有買賣、清修古生物遺跡的專家。化石先生執行長蕭語富是第一位華人化石清修師,19歲到德國學清修技術,經手的古生物化石不計其數。28歲首次創業,結合科學、文創,創造1年6億元營收,卻被拔去董座。喪志的他在朋友鼓勵下,2019年以「化石先生」從頭開始,靠著技術與人脈,3年內開設12家店,他心中創設博物館的夢想,也像化石一樣,萬年不毀。

華人首位 化石清修師
對比來客動作小心翼翼,修復逾萬種化石的「化石先生」執行長蕭語富神色輕鬆,「可以摸啊!」手搭上全世界最完整的三角龍頭骨,講解起這隻3年前才從美國蒙大拿出土的「角頭」來歷。「這隻是6千6百萬年前的化石,被暴龍攻擊過至少三次。鼻梁骨斷掉、頭盾被咬,這裡還有被爪子刺進去的抓痕,這些有研究意義的痕跡,修復時都要留著。」
轉過身,另一個隔間依舊讓人瞳孔地震,擺滿博物館才可能看見的物件,「這是1億1千萬年前的虱目魚,這是1億5千萬年前的魷魚,這是三疊紀的木化石,2億1千萬年前。」在化石先生,物品封存的時間都是千萬年起跳,經過清修才得以露出真身。

生物死亡後被泥沙掩埋,外殼、骨骼等堅硬部分遭礦物質取代,與周圍沉積物經石化作用成為化石。想重現古生物,清修師得有火眼金睛,辨別出哪個部分是化石,心細手巧地除去圍岩。問蕭語富怎麼知道沉積岩裡有寶?他拿出一塊剖成兩半的圓形石頭,外觀看不出端倪,打開赫然是一隻螃蟹化石。「有經驗就知道,像這個叫石結核,裡面有東西才會形成這樣的形狀。」
蕭語富是台灣、也是世界首位華人化石清修師,科博館、台博館內許多恐龍化石都由他的團隊修復完成。17年前世界唯一懷孕竊蛋龍化石亮相,也是出自其手。「在美國私人土地挖到化石是可以買賣的,我們有夥伴會幫忙找、買地挖掘,我們負責清修。那次是跟朋友換原料(含化石的沉積岩),就像驚喜包,不知道開出來是什麼。」

沒料到開出大獎,他依骨骼相對位置判斷出是一隻母恐龍,一對蛋還在肚子裡,「大部分清修師會把骨骼全部拆解再復原,但那隻一定要把蛋保存在肚子裡,不能拉出來。我打電話給研究人員,3個月後論文就發表在《Science》(美國極具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今年52歲的蕭語富留著一頭灰白中長髮,人稱「老蕭」「Kiko」,「因為石頭啊!聲音kikikoko。」總是穿著襯衫、牛仔褲,頗有電影裡古生物學者的瀟灑與隨興。2019年,蕭語富創立「化石先生Mr. Fossil」,除了挖掘、清修古生物,也策劃展覽,販售化石與文創小物等,至今已有12家門市,今年預估營收1億5千萬元。

前進產地 採買幫帶貨
「我在這行超過30年,取名『化石先生』不過分吧!」蕭語富1970年出生在宜蘭,爸爸是退伍軍人,後來擺攤賣衣服,「我爸覺得小孩都在玩不讀書,就搬到板橋,但我也沒有好好讀書。」蕭語富大笑出聲。課餘時間他都泡在省立博物館(現台灣博物館)跟動物園,整天盯著標本與古生物化石,想建一間博物館的心願,那時就開始萌芽。

他透過報章、書籍蒐集資料,知道化石產地多在歐美與中國,「一直很希望去產地看看,18歲中國海專畢業就出國遊博物館、產地。」疼愛他的父親將攢了半輩子的30萬元交給他,「爸爸知道我想做化石相關工作,贊助我創業基金。」經由同好介紹,他也參加化石、礦石市集,「看到沉積岩,想辦法用最簡單的工具把化石清出來,慢慢摸索出基礎概念。」剛開始只是採買、研究收藏,慢慢也幫人帶貨,「像跑單幫那樣,1個月做幾萬元就開心得不得了。」
那段時間,他結識從事化石挖掘、清修的德國友人Peter,「德國160年前開始清修,基本功扎實。我跟他說想學他們的工法。」
拜師學藝 練功不領薪
問蕭語富用什麼方式感動大他10歲的德國前輩,打入沒有東方臉孔的圈子?「德國人很會喝啤酒,我說我來自台灣,跟德國人一樣喝不醉,喝很多啊!就聊開了。」之後蕭語富住進距離始祖鳥產地只要2小時車程的Peter家,當起不領薪的學徒。
「早上5點起床,開車到產地,晚上11、2點才睡,有時挖到東西太興奮,一直討論到凌晨。」挖掘地點常是荒郊野外,化石露頭現蹤,表示土質鬆軟,「車開一開不小心就掉下去,常常卡在路中央。」

清修不只是把化石挖出來,「要熟悉骨骼解剖學,還要有美感。挖到東西要思考最後怎麼呈現、用什麼方式修復。例如博物館的研究物件,恐龍被咬的傷口就不能當破洞補起來。」怎樣才算出師?「證書就是人家願意把上億元的東西交到你手上清修,他們也怕東西被吃掉啊!一定是找工藝、品格、信用各方面都最好的。」
他學化石清修,也學商業模式,「自己挖時間效益划不來,要跟礦工交易。如果要買,馬上就要判斷多久能獲利。參與大型計畫,就要算挖這隻恐龍大概3個月、清修1年半,期間要投入多少錢,之後可以賣給誰?10分鐘內做決定。入手價格新台幣幾百萬到幾千萬元,賣出售價可能千萬到億元。」
膽大是入這行的必備條件,「很多都是拿命去換,巴西人是直接拿槍搶,過去都要請保鑣,我身上會換50美元讓他們搶得到錢,不然會被打。」他還遇過明知是假貨,也得掏錢的窘境,「去東南亞一家店,東西都假的,那個老闆瞪著我,還拿刀,翻譯說多少捧場一下,不然大家回不去。」

重出江湖 直播創佳績
他從買家漸漸變成賣家,1998年成立自己的第一家公司石尚企業,花了20年做到年營收6億元,「結果董事長位置突然被拔掉。雖然我還是股東,但手上的股份到現在也賣不掉。」聊起2018年經營權被奪事件,蕭語富雲淡風輕,一句「都過去了啊!」結束話題,但當時他喪志到要退隱江湖。
「很多朋友叫我再出來做,他們會支持我。」對古生物的熱情未滅,他決定從零開始。收藏的車、名畫,能賣的都賣,籌措860萬元,「朋友也很幫忙,有些真的是東西先給我,之後才結帳。」

比起公司名,更多時候賣的是蕭語富個人招牌。3年前再出發,產品或展覽案源都不缺,首年就開設6家門市,取得擬真動物玩偶HANSA代理權,也舉辦史前巨獸特展等,營收衝破2千萬元。「化石沒那麼遙不可及,除了不方便透露的收藏家,客戶有博物館,還有很多地科老師會買三葉蟲、菊石等小化石當教材,幾百元就有了。」
二次創業隔年,疫情衝擊實體店,蕭語富在臉書直播拍賣,沒有專業攝影器材,就用一支手機開始,價格親民如琥珀、三葉蟲化石,破百萬元的魚龍化石都有。不只拍賣,他還講解科普知識,養出一群觀眾,「最高週觸及數80萬人次。100坪的倉庫賣到空,光直播1年賣3千萬元。」原本要退休的Peter也沒休息,在歐洲替蕭語富四處找貨。
對比在前公司有營運規模壓力,現在的蕭語富豁達許多。他告訴兒子:「我們小小地做,做喜歡的事。」處理好化石、設計展覽。博物館夢還在,他一邊積累物件,但就像化石成石,化石先生的夢想也需時間慢慢成型,待時機成熟,終有露頭的一天。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