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老窯廠廢墟睡一晚 與蝙蝠共枕眠初體驗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富南窯場」為傳統製磚窯廠,在過去主要供應花蓮南區與台東北區的紅磚需求。
「富南窯場」為傳統製磚窯廠,在過去主要供應花蓮南區與台東北區的紅磚需求。
東台灣好山好水,沿著縱谷走,一路上能發現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花蓮富里有間老窯廠,不僅開放遊客白日參觀,夜晚還能在「磚窯」睡上一晚,穿越時空走進黑煙裊裊的年代。
園區座落於花蓮富里,開車5分鐘即可抵達池上。
1966年,富南窯場落成,在紅磚市場需求龐大的年代,富南窯場曾是東台灣紅磚產業重要命脈。隨著產業沒落而閒置的窯廠,多年後轉型成為磚窯文化休閒園區「磚窯居」,旅客能體驗在窯廠裡睡一晚。
設計師發揮巧思將廢棄的隧道窯改建成民宿。
窯廠目前已不再製窯,但建築仍保存下來,並被花蓮縣文化局評鑑為歷史建物。
如今的富南窯場保存有東台灣碩果僅存的八卦窯,走在偌大的園區裡,第三代接班人徐尉傑向我們細細導覽著窯廠歷史。「八卦窯最早由德國人發明,日本人引進,仔細看建築上面的角度,融入了台灣民間信仰。」聽他娓娓道來,八卦窯為橢圓連續性輪窯,窯廠火光繁盛,為減少意外發生,早期台灣人特別將建築外牆刻出角度,取八卦鎮壓之意,心安,做事自然平安。
磚窯文化休閒園區目前由第三代接班人徐尉傑主理事務。
八卦窯最早由德國人於1865 年所發明,音譯稱為「霍夫 曼窯」。
隧道窯比八卦窯晚了幾年建成,運轉到1991年才停窯。
老磚窯風華不再,只好轉型再生,用綠意包圍窯廠,陽光鑽進廢棄磚瓦,樹影搖晃,成就獨特的廢墟風采。而另一座「隧道窯」,則將上方改建成住宿區,形成巧妙的樓中樓格局,下方窯洞裡住著好鄰居「台灣夜鼻蝠」,在窯廠和蝙蝠共眠一夜,真是奇特的體驗。
適寬敞的樓中樓房型,一樓的紅磚牆後方就是隧道窯。
「田景樓中樓四人房」將隧道窯上方及側面空間加建為樓中樓。
停窯後搬進了大批「新住客」,上百隻台灣夜鼻蝠定居在此。
用餐空間能眺望窗外1萬3000坪種滿花草樹木的廣大園區。
美好早晨由豐盛早餐配池塘美景開啟。

磚窯居

  • 地址:花蓮縣富里鄉富南村11鄰三台20-2號
  • 電話: 0912-759-323
  • 臉書搜尋:磚窯居 / Kiln B&B
  • 房價:雙人房2,700元起,樓中樓4人房3,800元起。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