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日出日落:屋頂上的提琴手》 不只是製作特輯會員專區娛樂電影從主演、攝影、配樂、美術等各個方面交相回憶,揭開《屋頂上的提琴手》誕生的經過。(佳映提供)文 聞天祥發布時間 2023.01.27 05:58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45 臺北時間日出日落:屋頂上的提琴手紀錄片影評聞天祥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我很喜歡看影人影事的紀錄片,它們總能跳脫枯燥的學術考據,而有更多現身說法的樂趣,也有些百思不得其解的硬道理可能就在談笑風生中迎刃而解。《日出日落:屋頂上的提琴手》就有這種魅力。日出日落:屋頂上的提琴手 《Fiddler's Journey to the Big Screen》本片導演丹尼爾雷姆本來就是拍攝這類影片的能手,曾在2021年金馬影展放映的《華麗寫實-海上花製作旅程》就是他的作品。但出生在以色列的他顯然對《屋頂上的提琴手》這部刻劃猶太家庭與傳統衝突的電影知之甚詳又用情頗深,也讓這部紀錄片超出了幕後花絮,而擁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屋》片的導演諾曼傑維遜已經年過90,受訪時仍舊幽默健談,明白曉暢。令人訝異的是有個超級猶太姓氏Jewison的他,竟然不是猶太人!傑維遜雖曾以本片及《惡夜追緝令》《發暈》三度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卻不在大多文青眼內,看了這部紀錄片不由得佩服他。從選角的眼光,音樂也需要分鏡,遠赴南斯拉夫尋找拍攝場景,甚至搭出在屠殺中被燒毀殆盡的木造猶太會堂,而那股舊世界的靜懿宏偉竟和加了玻璃絲襪的鏡頭有關⋯。男主角陶波爾、配樂約翰威廉斯、藝術指導勞勃波伊爾等人,分別為完美的技術提供了證據,卻也都導向諾曼傑維遜擺脫舞台的雄心壯志與天衣無縫的場面調度。本片不僅涉及製作細節,也在放諸四海皆準的家庭主題外,引申背後的政治指涉。有趣的是訪問雖然都是個別進行,卻有股濃濃的情感圍繞在受訪者之間,尤其是3名扮演女兒的演員,彷彿就是《屋頂上的提琴手》那些分離多時的家人。這也教這部紀錄片和它所歌頌的電影,振奮、幽默卻又溫暖人心。84分導演:丹尼爾雷姆演員:傑夫高布倫、諾曼傑維遜、約翰威廉斯片長:88分鐘級別:普遍級上映日期:1月27日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