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講堂】指數化投資勝過研究中小型股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今年前5個月美國市值最大的5家公司: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輝達,貢獻了美國股市整體報酬的78%。(翻攝蘋果官網)
今年前5個月美國市值最大的5家公司: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輝達,貢獻了美國股市整體報酬的78%。(翻攝蘋果官網)
投資界盛行一種說法:想要進行主動選股的投資人,應把焦點放在中小型類股,因為這些股票不像大型股,沒那麼多法人追蹤,較有機會透過自行研究取得超額報酬。另外,法人資金部位大,需投資胃納量大的大型股;但個別投資人則沒有這個限制。這些說法看似成理,但恐怕忽略了幾個問題。
首先,市場報酬未必集中在中小型類股。根據美國晨星統計,今年至5月底,美國大型股指數上漲9.6%,其中9.3%來自市值最大的10家公司,也就是這10家公司貢獻了大型股指數報酬的97%(9.3除以9.6)。
再就整個美國股市來看,市值最大的5家公司: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輝達,貢獻了整體報酬的78%;而最大的9家公司,則貢獻了市場報酬的99%。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若投資美國股市,卻沒有投資這幾家市值最大的公司,恐怕不容易取得滿意的投資成果。
類似這樣整個市場的報酬,很大一部分來自少數幾家大型股的狀況不是特例;像2020年美國股市全年報酬,其中37%來自市值最大的10家公司。所以,假如沒投資大型股,對報酬是相當不利的。若只投資中小型類股,等同將自己限縮在報酬比較稀薄的地方,卻期待會有較好的成果。

投資全市場 勝率高

第2個問題在於,不可能所有的散戶都藉由研究中小型類股取得超額報酬。假如有人精明地投資中小型類股,取得勝過中小型股指數的報酬,那就一定有人得到落後指數的報酬。主動投資有贏家就會有輸家。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