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講堂】小型與價值股長期落後的省思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自2010年以來,大型成長股如臉書、蘋果、谷歌及台積電等當道。(Apple提供)
自2010年以來,大型成長股如臉書、蘋果、谷歌及台積電等當道。(Apple提供)
1970年代,財金學界開始尋找,有什麼投資組合的特點,可解釋股市投資的報酬,當時的研究發現,有2類型的股票可能帶來較高報酬。第一是股市裡市值較小的小型股。以美股為例,自1926年初到2023年底,這98年間,整體市場的年化報酬是10.1%,小型股則是11.3%。此稱為小型股溢酬。
第二是股市中較不具成長性的股票:價值類股,同樣以美國市場為例來看,自1927年初到2023年底,大型價值股年化報酬11.9%,勝過同期間大型成長股10%的報酬。價值類股勝過成長類股的部分,稱為價值股溢酬。

因子投資 不確定性高

不只在美國,許多美國以外的股市,也都有小型股與價值類股表現較為突出的現象。在這些報告發表之後,投資人與投資顧問間就興起一個做法,將整體股市投資組合偏重小型與價值類股,以獲取更高的報酬。但這些長期統計呈現的小型股與價值類股勝出的現象,包括許多挑戰。
其中,最大問題是,小型與價值類股可能長時間落後市場。譬如從2010年初到2023年底這14年間,美國小型股有349%的累積報酬率,相對來說,美國整體市場則為449%,小型股足足落後了100%。再看同期間表現,美國大型成長股累積總報酬665%,大型價值股334%,價值類股落後達331%。
回顧2010年以來,正是大型成長股當道的時代。如美國的臉書、蘋果、谷歌、及台灣的台積電。在這樣的環境下,過去以小型與價值股做為組合的投資人,遇到的是長達十幾年的落後與失望。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