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華城電機叩關千金股 許逸德:訂單看到2028年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身為華城電機總經理的許逸德透露,目前訂單能見度已看到2028年。
身為華城電機總經理的許逸德透露,目前訂單能見度已看到2028年。
成立超過半世紀的國內重電大廠華城電機轉骨有成,去年營收、獲利超亮眼,帶動股價一度飆漲衝破千元大關,躋身千金股,市值漲至2,500億元,在兩岸三地台資市值百強中,排名第79。身為創始家族第三代的總經理許逸德不禁笑說:「這是過去55年來,所看不到的榮景。」隨著AI、綠能等新趨勢,帶動重電需求居高不下,他也透露:「訂單能見度已看到2028年。」
「為了因應市場需求,我們已增加3成產能,2025年外銷營收占比將突破50%;此外,目前公司已和3到5家客戶簽訂長約,訂單已經處理到2027、2028年。」談起未來展望,身為華城電機(以下簡稱華城)總經理的許逸德在去年底法說會上掩不住笑容。
20250116fin003 (10)_2025-01-22.jpg
20250116fin003 (2)_2025-01-22.jpg
國內重電大廠華城電機轉骨有成,去年營收、獲利超亮眼。(翻攝華城電機臉書)

搶進綠能 加碼擴建廠

成立於1969年的華城,是國內重電大廠,由許憲樑一手創立,2017年,公司啟動世代交替,目前由次子許邦福、三子許守雄分別任董事長及副董;第三代許逸德、許逸晟任總經理與執行長。外界很難想像,這家擁有50多年歷史的企業,竟然是近年最受市場青睞的飆股之一。
過往台股最夯的飆股大多都是電子股,反觀傳產業,一年能漲一倍已經相當驚人,沒想到,2023年華城的股價竟從40多元一路衝破340元,全年漲幅達620.5%,居國內上市櫃公司之冠;去年股價又繼續上攻,2024年7月與護國神山台積電同時衝破千元大關,躋身台股千金股之列,市值也成功突破2,500億元。
20250116fin003 (3)_2025-01-22.jpg
擁有五十多年歷史的華城,是近年最受市場青睞的飆股之一。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華城成為近年最強飆股?答案是優異的營運表現,攤開公司財報,華城去年自結營收202億元,再創歷史新高;2024年前3季稅後純益大賺27.1億元,也賺贏前1年。「這幾年受惠外銷、綠能、強韌計畫,帶動產業出現榮景,也推升華城營收、獲利及市值大幅成長。」談起營運表現,許逸德不敢居功,強調公司因長年布局內外銷,並及早搶進綠能市場,才有機會站在股價飆漲的浪頭上。
早在20多年前,華城就決定往海外市場發展,堅持努力下,1999年成功打進美國電力巨頭奇異(GE)供應鏈,隨後便在國際間打開知名度,「過去外銷營收比重大概在25%,前年已達36%,去年則來到45%,預估2025年外銷營收占比將能突破50%。」許逸德笑說,外銷訂單的利潤較高,隨著接單更為穩定,是獲利逐步成長的原因。
20250116fin003 (5)_2025-01-22.jpg
1999年,華城成功打進美國電力巨頭奇異(GE)供應鏈,隨後在國際間打開知名度。(翻攝華城電機臉書)

受惠外銷 營收破新高

另一方面,2010年華城也隨著政府政策,跨足綠能產業,開發風力發電機、參與離岸風場示範項目。許逸德回憶:「當時業界普遍不看好綠能產業發展,但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
20250116fin003 (6)_2025-01-22.jpg
華城因長年布局內外銷並及早搶進綠能市場,帶動營運走揚。(翻攝華城電機臉書)
果然,2018年台灣第一階段離岸風場遴選的國內外8家廠商,最後都選擇和華城合作。
如今市場需求強勁,華城也積極備戰,在第3代許逸德、許逸晟帶領下,公司近年持續優化產線、增加三班制、推動智能化管理,藉此提升生產效率與減碳工作;同時加碼擴建新廠,去年5月華城董事會決議投入8.8億元新建觀音新廠,以及台中港增租一公頃土地,提升大型變壓器產能。下半年更宣布擴大投資設廠,除了增建既有廠房,還規劃新廠。「為了因應核心客戶需求,我們已增加3成產能。」
20250116fin003 (4)_2025-01-22.jpg
華城已經啟動世代交接,第三代許逸德(右)、許逸晟(左)分別為總經理與執行長。
20250116fin003 (11)_2025-01-22.jpg

帶動發展 電力需求強

外界好奇,這一波重電業的光景是否還會延續下去?許逸德用一條魚來比喻,「在電力及能源這個賽道,各位現在看到的只是魚頭而已。」預估未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他分析,2022年,台電公告將投資5645億元,目標十年內分階段完成「電網韌性建設計畫」,去年總統賴清德更拍板決定,要求台電提早4年完成;2030至2040年後,政府則要進行能源轉型,目標2050年要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從強韌電網到能源轉型,再到淨零碳排的過程,這一連串都會使相關產業獲得高度關注。」
讓他更期待的是,市場最夯的AI議題發酵,AI對能源的大量需求,勢必會帶動電力設備,這剛好都是華城的強項。「AI背後需要的是算力,而算力背後需要的是電力。」許逸德看好產業發展,並透露,目前華城的訂單能見度已到2027、2028年,且已經和3到5家客戶簽訂長約,確保客戶至2030年不會缺料。
不過也有人擔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重回白宮,積極推動美國製造的川普新政,恐怕會衝擊到華城的北美訂單。許逸德對此則釋疑:「是市場多慮了。」早在「川普1.0」時期,華城就受惠於相關政策,將變壓器從中國銷往美國,他認為,不論哪一位總統上任都會有電力需求,且從客戶端所得訊息,目前各項計畫都在進行當中,訂單不減反增。

三代接班 從基層磨練

老牌重電廠華城如今站上浪頭,一切都源於許逸德的祖父許憲樑。許憲樑早年在台電工作,曾受已逝行政院長孫運璿派往日本學習變壓器,退休後決定自行創業,於1969年成立華城。
2000年底,美國加州發生大規模停電事件,華城曾緊急接下美國電力公司六台發電機變壓器大單,順利解決當時的電力危機,2008年華城還登上國內機電股王寶座。
隨著年歲增長,許憲樑漸把事業交給二代經營,長子許忠明長年擔任華城董事長,次子許邦福、三子許守雄分別任總經理及副總。2017年,華城啟動第三代接班計畫,許忠明退出董事會,許邦福、許守雄分別升任董事長及副董;並由第三代許逸德、許逸晟擔任總經理、執行長。
20250116fin003 (8)_2025-01-22.jpg
華城成立自有品牌EValue,推出電動車充電樁。(翻攝華城電機臉書)
今年52歲的許逸德,擁有美國凱斯西儲大學法律碩士學位,1999年進入華城,從外銷業務員做起,之後擔任業務處長,8年前升任總經理,「一開始被安排當業務,真的出乎意料!」他曾說自己是念法律的,原本以為要當特助或副總,如今回首一看,體會到有基層歷練才能當好主管。
而1979年出生的許逸晟,要叫許逸德一聲堂哥,父親是許家二代老三許守雄。許逸晟大學就讀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之後到中正大學取得企管研究所碩士,畢業後先在外工作2年。28歲那年,他在父親要求下才進到華城,一路跟著許逸德學習、熟悉公司業務。
20250116fin003 (9)_2025-01-22.jpg
2024年華城股價一度飆破千元大關,法說會座無虛席。

乘浪前行 憑長年累積

多年來,許逸德負責執行公司經營及發展策略,並推動各廠建置智慧化設備與系統應用改善製程等任務;許逸晟則進行投資評估調查及跨部門溝通協調等,同時主導能源管理及儲能系統的新產品開發研究。「許家一直都是兄弟共治,第3代在祖父輩的基礎上,為華城創造了新時代。」一名業界人士觀察。
20250116fin003 (7)_2025-01-22.jpg
目前華城許家一直以來都是兄弟共治,目前由第三代主導營運。(華城電機提供)
在第3代帶領下,華城近年確實繳出亮眼成績,過去3年來營運穩定成長。2023年,營收首度破百億元,每股盈餘9.87元,股價也從40多元漲到340元,大漲超過6倍,漲幅居當年上市櫃公司之首;2024年漲勢更加驚人,一度飆破千元大關。
面對股價劇烈波動,許逸德曾引用父親的話:「股市上上下下沒有辦法掌握,股價一千元高興一下就好,重點是如何讓公司持續穩健經營。」他透露,與時俱進、掌握商機才能帶領公司順利成長。
外界用「景氣好時,豬都會飛起來」形容華城,但對許逸德來說,公司成長是靠長時間的努力,「你必須非常努力才會看起來毫不費力!」他笑說,目前公司正在上坡的路上,將持續帶領公司向前。
2025百強A_2025-01-22.jpg
2025百強B_2025-01-22.jpg
2025百強C_2025-01-22.jpg
2025百強D_2025-01-22.jpg
2025百強E_2025-01-22.jpg
2025百強F_2025-01-22.jpg
2025百強G_2025-01-22.jpg
2025百強H_2025-01-22.jpg
2025百強I_2025-01-22.jpg
2025百強J_2025-01-22.jpg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