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沛慈喜歡跑步,散步對她來說屬於比較無聊的活動,笑言:「我常會愈走愈快。」不過曾沛慈說到,自己昨天在家裡附近的公園吃三明治,那個感受意外成了完美日常。「風還滿舒服的,我就是盯著幾棵樹跟草皮, 然後旁邊有幾個阿嬤在聊天,我感覺到那個生活跟日常,就把手機放下來。」這是她發片這一、兩個月以來,第一次放下腦袋中的所有事。
鏡大咖/完美主義者的求生手册 曾沛慈

結婚對曾沛慈有很大的影響,這個幸福人妻因而對各種感情樣貌有了新的觀看方式。同時,她觀看自己的視角也有了變化。
身兼歌手與演員的曾沛慈,最近發行了個人新專輯。她對成績當然在意,但她在這種壓力之下擴張的幅度中,感受到了另一種肯定自己的形貌。
要完美主義者放過自己並不可能,但當她知道完美根本追不完,求生手冊已翻開了序言。

結婚告訴她的事 曾沛慈
1984年10月21日生,出道於星光二班,因《終極一班2》的雷婷一角而走紅。2019年因《我們與惡的距離》飾演應思悅,榮獲金鐘獎女配角獎。2022年與音樂人Peter結婚。2024年憑《BIG》入圍第61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近期發行個人第5張專輯《下週同樣時間》,11月將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開唱。
關鍵時刻的複合關鍵字
那個有陽光與風的公園彷彿輕輕按住了她,也按下那些想要把事情快快處理好的節奏。能感覺到這樣日常又巨大的能量,然後從中被補給了能量,曾沛慈當然是很幸運的一個人。
過去曾沛慈給我的印象有幾個關鍵字:保護色、安全感、有點傻、有點甜。這樣複合出來的她,在表達自己的時候,的確是沒有那麼敢講話的。怕說錯話,也怕失了樣子。但曾沛慈的神情現在很安定,而那種安定感,她自己早就意識到了。
「我也在思考那個關鍵點是什麼,」除了奶奶與外公離世帶來的心情轉折,曾沛慈說:「另一半帶給我很多安全感跟支持。以前我很愛找自己的問題與麻煩。可是,在我鑽牛角尖時,我先生會以較高的視角來告訴我『鑽太進去了』,但同時間,他的視角又可以帶著有愛的眼光、肯定的眼光⋯」連這樣的閃光都是安定感十足的,變成了持續而耀眼的光芒。

世情、人情與事業都有複雜難解的選擇,但若有穩定的力量熨貼著背脊,曾沛慈不安的、想要找尋退路的雙眼,終於可以稍微放鬆下來。
23歲時參加《超級星光大道》比賽獲得第六名,先去演戲的她,後來才當了歌手。最近,曾沛慈剛發行了個人第五張專輯。她不否認,自己曾是個一直在想退路的人。「比如說疫情的時候,覺得完蛋了,演藝人員全員失業。腦中就會想,如果今天我不當歌手、不當演員了,我應該要去當什麼?」
戀綜以上,戀愛腦未滿

並不意外,選項有咖啡廳店員,但曾沛慈心裡也有外送員這個選擇。「想說每個月還是要有點收入,我一直覺得,那不用露臉,我可以戴口罩。後來我朋友說『妳白痴喔,那個要實名制』,但如果當外送員真的不用露臉,然後也不用實名制,我一定會去。因為那是一個最不需要門檻的行業。」
從以上的對話可以得知,曾沛慈真的有很單純的那一面,而這單純的反面就是易感與不安吧。她曾拿過金鐘獎女配角獎,也入圍過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演員與歌手都是她的武器與工具,11月要辦大型演出的她,取捨永遠很難,「這些日子有在談新戲,但接下來又有演唱會,還在思考自己要怎麼兼顧這些事情。」
去年底到今年中,曾沛慈都在忙新專輯:「我今年的工作偏向音樂,就是腦中很多畫面都是在舞台上唱歌的自己,演唱會就想把十八般武藝拿出來。」看到什麼表演,她若很有感覺,會忍不住想要在自己的舞台上實現。終於,退路不在她的選項之中。她說:「今年的自己,比較勇敢去承認,我要一直唱歌演戲到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再做的時候。」

情感上穩定也飽滿的她,對情歌的各種樣貌,也有不同層次的想法了。她有一首新歌叫〈失眠的人〉,即使歌詞看似是因為感情而失眠,但她真的想要唱出各種失去。曾沛慈說,因為失去夢想、失去目標、失去自己的人,同樣都會失眠。過去在經典歌曲〈黑框眼鏡〉裡可可愛愛的她,隨著年紀,可愛會卡關嗎?她笑:「可以更從容去表達可愛,它不會是甜度百分之百的那種。」
她在新專輯的人設為「戀愛觀察員」,新歌〈下週同樣時間〉也以戀愛綜藝節目為切入點。她對戀綜的確有感,但觀看的角度是冷眼看一切。「我看戀綜,我也是個觀察員,看穿裡面的人在想什麼。我自己是不會參加,除了一定會意識到鏡頭在哪裡,我也不會贏,因為對男生來說,我常常是鄰家女孩,或好哥兒們,我才不要浪費時間!」
老公治好了她多年老症頭
結婚後她還是會看戀綜,「因為顏值很高,還有很drama,就是當成娛樂看啊。」更了解自己之後,對發行新專輯,曾沛慈也沒有想要說出什麼深深重重的人生大道理了。因為她自己聽音樂的喜好也是如此,「不求歌詞帶給我多大的啟發,只是希望那些節奏跟旋律,能夠讓我暫時留在歌曲的時空裡。我不再非要給大家一個說法。」

她的放鬆,也包括看待成功。當各種流量或各種排行榜都追不完的時候,什麼叫做完美與成功呢。世俗標準之外,曾沛慈說:「最難的是,不管成績好壞,還是覺得,做得還不錯啊。對我來說,這反而是更難的,那些刷來刷去,就是為了得到這個安全感嘛。所以成功應該是,無論好壞,我都願意給自己好好的肯定,跟心裡面的平安。」她有感而發說。
或許回過頭來,這種平安的時刻與感情根本拆解不開。以前曾沛慈是一個很愛嗆出分手的人,「不知道怎麼面對衝突。後來才發現,是因為我覺得,如果我不先講,會不會是我被不要了。那是一種自我保護,就很任性先講分手。原來那是我表達不安的方式。」
如今,她跟音樂人老公Peter結婚3年半了。曾沛慈說,兩人初交往時,她還是會說這句話,但如今老公已經治好了她這個症頭,「 現在吵架生氣時,在理想的狀態下,是去跑步,總之不能待在原地,待在原地就等著爆炸。」
「現在沒有猛爆性發言說要分手了,我不敢,要成熟一點處理,為了自己後半生,我不想孤老。」她邊說邊大笑。到了一個年紀,完美主義者也該知道了,沒有完美的戀愛,也沒有完美的關係,要懂得完美,是因為你知道這世界本無完美。

場邊側記
身為出道已久的藝人,走在路上沒被人認出時,曾沛慈以前會有小挫折,但現在就是讓情緒過了就過了。甚至更有覺知挫折的能力,「哇哇哇,我準備要跟它硬碰硬了嗎?」「就算過程不舒服,這個挫折是要帶給我擴張跟成長的吧!」很單純、很直接。
造型:Claire@mercibywoo 化妝:小紀@giwewe 髮型:Keanu@Flux 服裝提供:FERRAGAMO、LOEWE 配件:LOEWE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