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真/全台醫療冷鏈現國安破口 醫院救命物資遭中資掌控會員專區時事嘉里醫藥物流負責台灣半數中大型醫院物流,上層控股與中國政協及解放軍有所牽連,埋下隱憂。文 劉志原攝影楊弘熙發布時間 2025.10.10 05:28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5.10.10 05:29 臺北時間順豐沈宗桂物流物流業物資嘉里大榮醫療中資新聞傳真國安國防股權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上層持股 中國連結深醫療命脈 恐受制中斷專家建議 雙承攬防範中資疑慮 民團早示警2025年7月,全台展開「城鎮韌性全民防衛動員演習」,首度在嘉義市舉行,模擬戰時醫療救援、民生物資調度的情境,就在各地忙於測試「戰時台灣如何自保」之際,演習過程卻意外揭露:台大、榮總等重量級醫學中心的醫藥冷鏈物流,竟有一部分掌握在背後有中資疑慮的嘉里大榮集團手中。「倉儲在哪裡?冷鏈數據如何?疫苗配送節點在哪?」這些原本應屬國家機密級的資料,一旦被對岸取得,台灣的醫療韌性便形同透明,甚至隨時可能被扼喉。台灣的疫苗、人工心臟、葉克膜等醫療物資物流若由中國取得相關資訊,恐釀國安危機。嘉里大榮投資逾14億元建置汐止物流中心,包括1、2樓「常溫物流中心」和3樓「醫藥配送中心」,最新的4樓「醫藥冷鏈物流中心」,也在今年8月啟用,主攻疫苗、民生用藥、醫藥生技產業所需物流服務,但嘉里集團以港資身分成為台灣醫療物流業龍頭,卻讓潛在的國安風險也跟著曝光。上層持股 中國連結深我國的榮總、台大、三總等大型醫學中心與嘉里醫藥物流皆有合作關係。本刊調查,嘉里大榮旗下的嘉里醫藥物流,是北北基醫療藥品配送樞紐的關鍵承包商之一,汐止冷鏈物流中心更負責疾管署(CDC)中央防疫物資的倉儲與配送。嘉里醫藥物流不僅在雙北布建節點,還在中區台中烏日、南區台南歸仁設有物流園區,並掌握約180輛專用溫控車隊,配送對象涵蓋多數醫學中心、醫院及藥局。換言之,從疫苗、抗癌藥物到人工心臟等重症醫材的戰時供應鏈,都深度依賴嘉里醫藥物流的系統。但這家表面看來是「台灣在地物流商」的業者,背後其實與中國政經權力盤根錯節。順豐控股是中國最大物流商,2021年入主嘉里物流。(東方IC)爬梳嘉里大榮的集團控股鏈,可以看到一層層「中國連結」:嘉里大榮母公司屬於香港嘉里物流(KLN)、嘉里控股(KHL),最終與中國順豐控股交叉持股。KHL董事長郭孔華自2023年起就是北京市政協委員,其姊郭惠光則身兼上海市政協委員。順豐控股更與中國解放軍空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納入軍民融合的後勤體系。知情人士直言:「台灣的醫藥物流核心節點,實際上是落在中國政協人馬與軍方合作體系的控制網內。」北京市政協委員郭孔華是嘉里控股的董事長。(翻攝星展銀行官網)上海市政協委員郭惠光(圖)曾任北京市政協委員,是嘉里控股董事長郭孔華的姊姊。(翻攝微博) 醫療命脈 恐受制中斷除了人事背景外,更大的隱憂來自中國的法律環境。依照中國《國家情報法》《數據安全法》與《網路安全法》,中國公司有義務無條件提供資料給政府。若嘉里醫藥物流的系統與中國或港澳伺服器串聯,意味著藥品批號、冷鏈溫度曲線、配送名單、醫療院所代碼、甚至患者病歷相關配送資訊,皆可能被北京掌握。「這是高影響、低可見度的風險。」一名資深防務專家表示:「在平時不易被察覺,但在戰時卻能立刻掐住台灣的脖子。」城鎮韌性全民防衛演習模擬戰時的民生供應、醫療救援、物流調度。(翻攝嘉義市防災資訊網)專家建議 雙承攬防範一旦發生戰爭,或受港澳政策干預,台灣的醫療命脈恐瞬間受制。人工心臟、葉克膜、抗癌藥物、疫苗等關鍵物資,都可能因中資掌控的倉儲與配送而中斷。這不僅是物資短缺問題,更是國安漏洞:中國若掌握庫存數據,甚至能提前「點名」台灣哪家醫院、哪個患者將缺藥。「這種精準壓制,將比飛彈威脅更冷血。」資深防務專家示警。多位熟悉國安議題的專家建議,政府應立即強化防護,例如採取雙承攬制度,醫藥物流標案必須強制設置第二承攬商,並定期進行「斷鏈演練」。此外,攸關資料主權的掌握度,也要從國安著眼,物流數據平台與倉儲系統必須本地化,託管於台灣,防堵跨境傳輸。該專家建議,高敏感品項紅色清單如葉克膜、人工心臟等物資,應由國安單位特別監管,公共醫藥物流承攬商須公開最終控制人背景,避免遭有中共政協、黨政或軍方背景人士滲透經營權。台灣嘉里大榮前身為本土老字號物流業者大榮貨運,目前董事長為沈宗桂。嘉里大榮董事長沈宗桂在今年5月的股東會上強調,集團「根留台灣、深耕在地」,並喊出利用AI最佳化配送路線,提升醫藥冷鏈品質。去年嘉里大榮合併營收達127億元,純益逾10億元,交出本土物流龍頭亮眼成績單。嘉里大榮除了投入醫療冷鏈物流業,旗下的科學城物流更是台灣最重要的半導體與高科技供應鏈合作廠商,護國神山台積電等半導體與光電業者,若與科學城物流有往來,庫存及物資存量等營業狀況也可能遭中國掌握。但在數據外洩風險、政協人馬滲透、軍民融合合作協議等層層疑雲下,嘉里大榮的「在地承諾」能否消除國安風險?其至今沒有回答外界疑慮。中資疑慮 民團早示警經民連曾舉行記者會,質疑嘉里大榮與中國關係密切。(翻攝經濟民主連合臉書)事實上,嘉里大榮的「中資疑雲」並不是第一次被提出。早在疫情期間,民間團體「經濟民主連合」就曾多次示警,指出嘉里大榮的資金背景與中國關係密切。經民連祕書長江旻諺指出,嘉里大榮主事者郭鶴年,一方面掌握台灣物流市場,控制大量產品的通路與運輸;卻同時加入由董建華、梁振英等親中政要召集的「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統戰組織。即便嘉里集團名義上是港資,但其背後就是不折不扣的親中企業,尤其近年來事業版圖擴大,在嘉里以醫材物流滲入各大醫學中心後,更是形同直接掐住冷鏈的要害。王衛是順豐控股的董事長,公司已持有嘉里物流過半股權。(東方IC)江旻諺分析,嘉里集團之所以刻意保留台灣的倉儲資產與物流業務,就是為了日後與中國順豐合作鋪路。未來中國順豐很可能透過嘉里物流作為「國際部」,強化對海外市場、甚至對民間社會的控制與監控。政府必須盡快採取行動,否則風險只會持續擴大。「醫藥物流不只是生意,它是戰時戰略物資的生命線。」一名演習幕僚沉重指出,「如果這條生命線被北京掌握,台灣的戰備韌性恐怕只是幻影。」本刊截稿後,榮總表示:「本院藥品得標廠商沒有嘉里物流,嘉里物流是由合約廠商自行選擇合作,我們合約沒有限定。」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