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年在AI伺服器代工市場仍屬於邊緣人的仁寶,近期竟然成為當紅炸子雞。9月下旬,業內突然傳出,仁寶喜獲美國戴爾(Dell)伺服器代工大單,價值高達新台幣上千億元。消息一出,科技業內一片譁然。
封面故事/星門計畫讓仁寶撿到槍 陳瑞聰喜獲戴爾千億伺服器大單內幕

今年只要能跟AI摸上邊,就是票房保證。過去筆電代工曾與廣達對戰的仁寶董事長陳瑞聰,終於在伺服器奪得上千億元的戴爾(Dell)代工大單。本刊調查,讓仁寶意外取得戴爾大單的關鍵,與近期揭曉的美國星際之門(Stargate,簡稱星門)計畫有關,戴爾因搶輸甲骨文落選,一氣之下調整代工夥伴。「本就是戴爾筆電代工廠的仁寶意外撿到槍,成為陳瑞聰在AI代工的第一砲,勢必會對鴻海、廣達和緯創等領先者,造成更大壓力。」業內人士笑說。

戴爾搶輸甲骨文 仁寶得利
本刊調查,仁寶過去都聚焦在筆記型電腦,AI伺服器的代工業務進度遠遠落在廣達、鴻海以及緯創等敵手之後,手中只有零星二、三線客戶訂單,如今吞下戴爾這顆大補丸後,終於讓仁寶董事長陳瑞聰擺脫在伺服器代工市場末段班的地位。「慘輸廣達多年,處於伺服器代工後段班的Ray(陳瑞聰),終於一吐悶氣了。」業內人士笑說。

不過,仁寶能在伺服器市場找到突破口,讓陳瑞聰笑開懷的關鍵,竟然是與史上最大的AI基礎建設有關,這個由美國AI獨角獸Open AI與日本軟體銀行(SoftBank)以及軟體巨擘甲骨文(Oracle)合資的星門計畫(Stargate Project),將投資5千億美元(新台幣15.2兆元)在美國建立AI基礎建設。「為落實星門計畫,Open 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還特別造訪亞洲,拜訪台積電、鴻海、三星等供應商,就是要穩固產能,以達到每週誕生一 GW算力的宏大目標。」資深分析師說。

外界好奇,為何仁寶拿到戴爾伺服器訂單與星門計畫有關呢?本刊調查,高達5千億美元投資的星門計畫,採購伺服器的訂單相當肥美,引發美國科技大廠戴爾覬覦,董事長麥可‧戴爾更親自出馬向奧特曼以及軟銀創辦人孫正義爭取,但沒想到,最後一刻這張大單卻落入合作夥伴甲骨文之手。
「因為戴爾的伺服器與零組件也是交給鴻海、緯創等台商代工,包括孫正義、甲骨文都很清楚,與其給戴爾賺一手,不如讓甲骨文直接找鴻海、廣達、緯穎就好。」知情人士透露。「不死心的麥克‧戴爾還找上原本就幫戴爾代工的夥伴,逼著各家不准接甲骨文的單。但最終仍舊輸給了甲骨文,戴爾一氣之下,就把原本伺服器的訂單轉給了仁寶。」
生產線搬到德州 拍板定案
據了解,原本替戴爾代工伺服器的二大台商,分別是緯創與鴻海,這次陳瑞聰加入之後,也讓戴爾在台伺服器代工訂單版圖丕變。「鴻海因直接承接甲骨文星門計畫訂單,受傷有限,緯創前陣子股價溫吞,就是受到戴爾的影響。」業內人士透露。

其實,為了這張戴爾伺服器訂單,仁寶整個團隊都動了起來。仁寶集團主管私下對本刊表示,「仁寶本來就一直有戴爾筆電和個人電腦的生意,去年剛上任的總經理Anthony Peter Bonadero(仁寶內部習慣叫他Tony)過去曾經擔任戴爾的副總裁,由於Tony在戴爾任職16年,和麥克‧戴爾交情很深,戴爾把訂單轉給仁寶,並不讓人意外。」

今年8月,仁寶董事會通過了一項金額高達3億美元的美國投資案,當時相關訂單以及地點等細節,仁寶隻字未提。如今答案揭曉,戴爾已經決定把美國伺服器訂單外包給仁寶在德州的新廠進行生產。「戴爾之前都在波士頓南方的富蘭克林工廠進行生產,接下來產能不夠就交給仁寶美國廠生產。」知情人士透露,「預計明年上半年投產後,未來規模可能上看千億元,成為成長新引擎。」

實際上,美國總統川普在4月初宣布對等關稅後,仁寶就一直在考慮到美國設廠的利弊得失,本刊曾詢問陳瑞聰會不會把生產線搬到美國?當時陳瑞聰表示,「目前沒有這個打算,而且如果轉移到美國,也會和客戶談好成本移轉。」直到戴爾訂單定案後,仁寶落腳德州就拍板定案。

知情人士透露,戴爾和惠普的總部都在德州,基於就近供應客戶、縮短交期的考量,鴻海、廣達和緯創都在德州擴產,仁寶當然也不例外,而且德州的天然氣和太陽能等電力資源豐富、價格便宜,奧斯丁、達拉斯和休士頓已經形成資通訊、半導體和電動車聚落,所以台商赴美擴產,廠址選在德州的業者越來越多。

曾錯失AI良機 加速追趕
資深電子業主管表示,陳瑞聰長期以來總是把「遲早當筆電一哥」掛在嘴邊,卻忽略AI伺服器市場,最近幾年廣達、鴻海與緯創等對手在AI伺服器大賺一票時,仁寶就像局外人無法參與盛宴,陳瑞聰自己也承認錯失良機。尤其,當輝達創辦人黃仁勳來台宴請供應鏈吃飯的時候,電子四哥全到齊,就只有仁寶缺席。

陳瑞聰去年在升任仁寶董事長後改弦易轍,開始在AI伺服器領域加速追趕,除拔擢熟悉戴爾的Tony擔任總經理外,也積極對外招兵買馬,廣邀AI伺服器軟硬體、專案管理及業務專業人才,同時部署800名重兵、挖角前廣達副總經理張耀文和張添榮等具有20年經驗的伺服器大將,訂下2年拚營收千億元的目標。

經過一年的努力,今年5月黃仁勳邀請台灣供應鏈的餐會當中,陳瑞聰首度登場,沒多久,仁寶就拿下戴爾伺服器代工單,董事會也全力相挺,通過在美設廠案,讓陳瑞聰兌現「這次一定要跟上AI伺服器」的支票。
實際上,今年76歲的陳瑞聰,早在50年前就加入金寶電子並從業務部門開始歷練,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擔任金寶總經理時,陳瑞聰還是林百里旗下的業務經理,1987年金寶轉投資的仁寶發生火災,林百里處理完火災扛責離開自行創業,陳瑞聰才獨當一面。
由於廣達和仁寶都主攻筆記型電腦,二家公司的競爭,長期以來一直都是外界矚目的焦點。2007年時,陳瑞聰藉著重壓單價和毛利都比較低的小筆電(Netbook)策略,在宏碁等客戶產品大賣的情形下,仁寶出貨量一度超越廣達,成為筆電一哥。
筆電代工成紅海 壓低毛利
為搶占市場,陳瑞聰會主動壓低毛利率,所以在中低階的筆電,仁寶市占率特別高,相較於廣達偏重高端產品,仁寶更靈活,能依照客戶的需求快速調整,因此,儘管後來小筆電的熱潮退燒,仁寶的出貨量依然和廣達差距不大,某些年分甚至還穩居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仁寶的筆電出貨量雖然在近年來與廣達互有領先,但廣達早就低調轉型到毛利率和成長性都比較高的雲端伺服器,仁寶卻一直停留在筆記型電腦市場,近年來廣達的年獲利比仁寶高出近5倍,市值更比仁寶多了7倍。不只廣達,鴻海今年的AI伺服器訂單估計也將貢獻兆元的營收,成為獲利主要來源的金雞母,就連緯創,AI伺服器也貢獻絕大部分的利潤,扮演成功轉型的關鍵腳色。
對於陳瑞聰因星門計畫撿到槍一事,資深科技業高層認為,初期仁寶美國廠幫戴爾生產伺服器的量不會太大,等到德州廠穩定後,戴爾才會把AI伺服器交給仁寶代工。「AI伺服器較複雜,經濟規模也很重要,仁寶要追上鴻海至少要3年以上,目前戴爾也不敢惹毛鴻海,還不敢輕舉妄動。」他笑說。
高單價貢獻營收 獲利存疑
一名投資法人對本刊表示,這是仁寶從傳統個人電腦和筆電代工轉向高附加價值伺服器的重要轉折,目前已布局散熱技術,並爭取雲端供應商訂單,但能否跟上同業躋身AI概念股,決定於未來2年營收與獲利結構。
「但是,這張代工單從主機板到AI伺服器組裝,和機櫃整合建置需要龐大的資金購料,利息很高、利潤又很低,仁寶的毛利率可能會受影響,一般來說,電子五哥是不太願意接這樣的訂單。」知情人士透露。

業內直言,雖然這次仁寶取得戴爾伺服器的產品單價高、營收貢獻會很大,但獲利部分仍會被打上問號。「至於能不能夠有1千億元的規模,還是要看戴爾接到多少生意,如果生意不錯,戴爾自身的產能又不足,就會轉給仁寶代工,所以風險還是滿高的。」資深分析師提醒投資人。
不論如何,陳瑞聰把握戴爾轉單機會的結果,還是讓仁寶以後進者的姿態,躋身到AI伺服器主流供應鏈,獲得AI商機,仁寶也終於在筆電之外,找到新的成長動能。而AI伺服器戰場在陳瑞聰加入後,未來利潤恐怕也會壓縮得更低,包括鴻海、廣達等AI代工大咖,未來只能更加繃緊神經。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