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通靈少女》創造口碑收視雙贏的時候,身為長年靈異題材劇迷的我做完《通靈少女》的市場功課後,私心仍然死忠於每周植劇場的《積木之家》與《夢裡的一千道牆》,當然從小愛看《大法師》《鬼哭神號》的我對此類劇型也可以說口味偏重鹹了,但靈異戲始終吸引我的是人的心魔,鬼影與心魔的互相映照,才是靈異題材在世界仍歷久不衰的原因。
【馬欣專欄】是鬼還是心魔?植劇場走出靈異劇的正宗道路
比起討喜的《通靈少女》,真正深入走進靈異題材的是《積木之家》與《夢裡的一千道牆》,後者兩齣可能相對在能見度與資源上吃虧了一些,但的確讓台灣有了靈異劇的成立,靈異劇最重要的是穩抓住人性幽暗黴漬擴大之際,那讓鬼趁隙而入的關鍵點。它不同於一般劇情戲,鬼戲從來是心魔的見證者,抓到了這重要的基本點,才能像歐美與日港,讓靈異題材有往下走長走久的空間。
於是《通靈少女》固然討喜,既接上了地氣,又帶出校園青春與愛情,同時也有敬鬼神的涵義在,算是寓教於樂。目前來看,它其實是個不錯的少女成長故事,嚴格說來並非靈異劇。然而真讓台灣有了靈異劇的成立,且有未來可能性的,則是最近相對可能不討喜的《積木之家》與《夢裡的一千道牆》。
在植劇場之前,我們不算有過真正的靈異劇。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