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安養信託正夯】獨老怎麼辦? 靠這招沒煩惱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竇玉書賣掉房子、搬進安養機構,同時規畫安養信託約定銀行每月定期支付機構住宿費及一筆日常開銷。
竇玉書賣掉房子、搬進安養機構,同時規畫安養信託約定銀行每月定期支付機構住宿費及一筆日常開銷。
「竇奶奶!」一聽到有人這麼喊自己,87歲的竇玉書總會嘀咕說:「我雖然80多了,可是沒生孩子,也沒孫子,為什麼要喊我叫『奶奶』呢?」竇玉書年輕時跟著先生輾轉來到台灣,兩人一起生活了50年,先生卻早一步過世,自此她一人獨居。
「我很能獨處,一直到現在,都還是自己燒飯吃。」即使目前入住有供應三餐的養生村,熟識她的人都知道,「竇大姐」不喜歡麻煩別人。事實上,竇大姐凡事自己來,她戲稱自己是「老宅女」,就愛待在家裡聽藍調音樂,整理陽台蘭花,有時好友打電話來抱怨先生跟子女,她也樂意充當家務事垃圾桶。環視竇玉書獨居的1房2廳布置,不難感受到她很享受一個人的生活。
早在10幾年前先生過世時,竇玉書就幫自己買好生前契約,人生最後一哩路怎麼走,已經做好準備;4年半前她獨居台中,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把家裡櫃子震倒,她無力處理,因而讓她意識到自己是時候搬進安養機構了,於是她賣掉房子,透過「無子西瓜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協助,拿出300萬元成立安養信託,入住長庚養生村。
獨老的竇玉書(中)過著悠閒老後生活,她說,這一切都要感謝社福團體擔任她的信託監察人。(右:無子西瓜基金會專案主任林美香,左:無子西瓜基金會業務專員李思維。)
「現在銀行受託每個月會幫我匯錢給養生村,又有無子西瓜基金會當我的信託監察人,以後要是我腦筋不清楚了,也不擔心沒人照顧我。」竇玉書娓娓道來,早年她和先生住在台北外雙溪,和前監察院長王建煊是同社區鄰居,後來因緣際會和王院長聯絡上,才知道他創辦了無子西瓜基金會,關懷沒有子女者的晚年。
身體硬朗的竇玉書感嘆說:「再過3年就90歲了,我心裡有準備也接受,晚年不會有太多時間,趁著還能動的時候,生活要過得有品質!」她透露,目前包括養生村住宿費用及日常開銷的花用,都由銀行每月約定給付的4萬元支應,首筆300萬元的信託財產可供她在養生村住上6年,往後若是身體行動不便,她也已計畫好要再延續安養信託,入住其他能讓自己獲得妥善照顧的機構。
竇玉書是獨老的一例,但可別以為有伴侶或有子女就不需思考老後財務,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任何人都可能比伴侶多活10年以上,甚至可能面臨失智風險,即使膝下有子女也未必等同有萬應公。想擁有自己理想中的尊嚴老後,善用安養信託是不錯的選擇,讓退休金可真正用在自己身上。
膝下無子的張介玉(右)熱心公益,更懂得理財活化養老金。

採訪後記

採訪走出竇大姐的家,巧遇無子西瓜基金會終身志工張介玉正在發送貼紙,上頭印載著基金會的緊急聯絡電話,他再三提醒要貼在明顯處。今年81歲的他,頭腦很清楚,本身也是透過安養信託入住養老機構的實例,他除了部分財產交付信託,自己另外還有投資基金、3張儲蓄險,聊起理財這件事,他苦口婆心提醒年輕人:「現在就要開始存養老金!這不是在開玩笑,千萬不要看到iPhone新機就想換!」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