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民眾懂得透過保險轉嫁罹癌的經濟風險,但在癌症希望基金會擔任保險諮詢志工多年的曾淑媚表示,「第一線遇到的狀況是,很多人不清楚自己的保單內容,尤其早期買的癌症險和目前的健保制度和治療方式脫勾,保障顯然不足。」她指出,早期癌症險的投保觀念著重在日額給付要買高,但如今進行癌症手術只需住院3、5天,後續多為門診醫療,沒住院就不理賠。
【聰明買癌症險】癌症希望基金會第一線志工說 癌友都欠缺這類保險給付
40歲的張太太在一次例行性檢查發現罹患乳癌,開始接受治療才想到多年前買的醫療險可以申請理賠,「業務員說,我買的是住院醫療險,只理賠手術住院3天,後續化療都是排門診,沒有住院,不能理賠。」張太太既無奈又感慨,完全沒料到醫學進步跟健保制度改變,竟讓自己的保單功能打了折扣。
曾淑媚感嘆,這幾年案例看得多,感受更深刻,「我發現很多癌友都欠缺一次性給付,也有些癌友雖然有一次性給付,但給付額度太低,無法發揮保險救急的功能。」
為何一次性給付如此重要?統一保經業務經理陳芳琪表示,罹癌一方面醫療支出接踵而來,另一方面暫離職場養病,收入中斷,「若確診罹癌,保單能一次給付至少100萬元保險金最好用!保戶可以自由運用在標靶藥物、聘請看護或購買營養品。」
目前市面上有一次性給付型癌症險,特色是經醫師確診罹癌即可獲得一筆保險給付,有的商品針對這筆保險金,又區分「初次罹患原位癌或低侵襲性癌症」(最早期或定義為第0期的癌症)及「初次罹患癌症」2類,理賠各以1次為限。
若保戶確診罹患原位癌,保險公司會先給付保額10%或15%的保險金,之後保單仍有效,日後若罹患屬惡性腫瘤的癌症,則再給付一筆保額。這類保單目前產壽險公司皆有賣,優點是保費便宜,缺點是多屬1年期、附約、有續保年齡上限。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