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過往,FEDE也有段危急的日子,「2006年發生紅衫軍事件,我們客群多去參與政治活動,接著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買精品的人變少,業績慘跌,幾乎賣精品的同業都面臨庫存和現金周轉問題,直接倒店,我的生意也腰斬,每天調度資金,跑3點半,老公叫我乾脆收店,我不願意,忍痛關掉4家店,撐了下來。」
她用這些方法 輕鬆就能賣出1件7萬元外套

Yolanda為了能再多拿下台灣區代理,「我去拜訪跟我賣一樣牌子的店,我說我們不要削價競爭,因為今天不是你淘汰我,就是我淘汰你,有沒有可能大家互相留一口飯吃?要不聯合代理,要不任人宰割?台灣人要團結,但大家光是量要怎麼分?誰要負責當窗口?誰承擔?都談不攏,又被業內罵白目,幸好在新竹找到志同道合的複合式精品店『EVA依瓦』,現在有3家店聯合代理。」






2015年,為增加品牌知名度和營業額,FEDE開始進軍百貨,一口氣開設5個專櫃,卻在隔年9月全部收起來,Yolanda說:「百貨受限空間,無法給客人完整的服務,加上我們的客人不喜歡產品太氾濫,隨處都買得到,所以FEDE回到自己熟悉的店面式經營模式,退出百貨。」
近年,網路購物盛行、大者恆大的快時尚國際品牌,對實體店面造成巨大衝擊,以為FEDE亦然,但Yolanda說不是,「1件外套7萬多元,要怎麼賣掉?需要很多品牌設定、裝潢氛圍、店員談吐訓練、色彩搭配度等專業技術,你的品牌在客人心中定位到哪,他才決定要付多少錢買下,客人更不是單純地在買這件衣服,而是買一個價值。」

Yolanda舉例,不少客人都很養生,「因為擔心塑化劑,不喝塑膠瓶裝的瓶裝水,只喝玻璃罐裝水或是氣泡水,若泡茶用壓克力茶壺,也不喝,店裡要準備陶瓷、玻璃容器去融入客人生活;若客人肚子餓,買巧克力時也要主動詢問要吃純度85%?還是95%?」
如今,Yolanda每個月都會找講師替員工上課,內容不乏流行時尚、禮貌禮儀、品味紅酒、煮養生料理、金融商品投資風險等,「都是可以跟客人共鳴的話題。」
每天開店前,她會叫每家店的店長傳今天的穿著搭配、妝髮造型到LINE群組,直接在線上指導說少條鍊子、換成靴子,甚至店員多了幾根白髮就要求去補染,「我們龜毛,是因為一次買30、40萬元的客人比我們龜毛得多了。」
Yolanda說:「我不怕被網路取代,因為高端客人要的貼身服務,網路做不到,我只怕自己不進則退,只要不往前,就是被淘汰。」
FEDE大事記
- 1998年:新莊幸福路開業,營收破500萬元
- 2003年:和平門市開幕,營收破3,000萬元
- 2006年:敦南門市開幕,營收破5,000萬元
- 2012年:成為Manila Grace代理商
- 2015年:進軍百貨,營收破億元
- 2016年:全台百貨5個專櫃全收點,台中旗艦店開幕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