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鏡到底】武俠工人 郭箏會員專區人物郭箏說自己並沒有想成為純文學作家,但第一篇小說發表,就被歸類為純文學作家,讓他感覺很奇怪。他最喜歡的,還是寫武俠的自己。文 陳昌遠攝影賴智揚林俊耀影音何懿原管佈霖發布時間 2018.05.21 19:00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27 臺北時間郭箏作家武俠IP劇本創作蔣中正小說一鏡到底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郭箏是吳宇森電影《赤壁》的編劇之一。老作家名聲不顯,少與文壇往來,新作奇幻武俠小說《大話山海經:靈魂收集者》系列作品,搭建出人神妖的熱鬧世界。本名陶德三的他,家世顯赫,然而他只有初中(國中)畢業。年少時,他因不滿學校的威權教育,一怒休學,進印刷廠當檢字工,成為家族中不說話的邊緣人。不說話的人,在寫作中找到說話的方式,又因寫小說不易維持生活,而專職編劇。他說:「寫小說不管如何,是自己的東西。小說是成品,劇本不是。劇本只是一個施工的藍圖,如果不拍的話,永遠就不是個東西。」年輕時期打撞球的郭箏(右)。(郭箏提供)喝酒,然後抽菸。眼前的怪老頭語氣終於揚了起來,說起年輕時在街頭混的日子:「我跟朋友在萬華打彈子(撞球),有一小個頭拿著一把好大的刀,看到我就對著過來,我心想幹嘛?我又沒惹到你,球桿一橫,怎麼辦呢?」後無退路,看來只能靠牆硬幹到底,幸好那人後面一聲喊:「嘸系伊、嘸系伊啦。」對方要砍的人在另一間房,「他們就從那個門衝進去,裡面的人一看這麼多人,哇,桿子一丟就殺。」當時沒加入幫派?「我對那些人不怎麼信任,那時候組織很鬆散,我不信那一套。」也不想上學?「很多老師你一眼就看穿了,才學很有限,你就不會去尊敬他。花那個時間坐在課堂上是幹嘛?聽一大堆屁話有什麼用?沒有用!」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