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萬萬名店城座落於台北中山北路,是兩棟住家大樓和辦公大樓的連通處,大樓於民國六十多年落成,當時店家以美日、歐洲舶來品為主。一層樓大約有60個店面,兩層樓便有上百家。二樓隨處可見招牌寫著菲律賓語(Tagalog),販賣菲律賓小吃、換匯、美髮店、雜貨、金飾,如今每逢星期天,聚集眾多菲律賓移工和華僑,成了人們印象中的「小馬尼拉」。
【愛在星期天番外篇】金萬萬大樓的前世今生
「我是民國74年來的,那時候二樓暗暗的,電扶梯不會動,只有一條走廊有開燈。」金萬萬大樓管委會主委梁素玲說。
民國70多年時,梁素玲記得當時地下室是舞廳,日本人來玩,也帶小姐買絲襪。當時她跑單幫批發日本商品,出入顧客都是律師娘、醫師娘或董事長夫人,楊麗花、潘越雲、白冰冰等藝人明星也常來。回憶那個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梁素玲說:「我一出國,日幣一出去都幾百萬。」每次出國帶新貨,「就貼公告在門口,等我回國,客人早在門口等,皮箱一打開,東西馬上被客人挑走。」那時客人走進舶來品店,不在意自己到底需要什麼,看順眼就下手,賣家也捉住顧客心理,「我們知道客人要的款式、尺寸跟顏色,連客人的肩寬腰圍都知道。」
當客人年紀大了或移民海外,梁素玲說:「客人沒有參加宴會或獅子會,不用穿這麼好看,漸漸地也沒買。」商場陷入低迷,直到民國87年又有了人氣。梁素玲說,因為菲律賓移工來聖多福教堂望彌撒,「他們從桃園、台中、高雄加工廠過來,有時候坐夜車,天亮就直接去聽佈道,再來逛商場。」
菲律賓人漸漸變多,也有人喝酒鬧事,商場規定只能賣軟性飲料。有些台灣店家覺得菲律賓顧客水準低,導致有頭有臉的客人不來了,但梁素玲認為應是百貨公司進駐台灣,台灣開放一般民眾持護照至國外觀光,舶來品店才會失去吸引力。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