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觀番外篇】成為自己,與流動的愛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周天觀現在是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二年級學生。
周天觀現在是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二年級學生。
1998年周天觀出生時,周大觀才過世一年,爸爸周進華、媽媽郭盈蘭、哥哥周上觀都還在傷痛之中。他們是典型的華人家庭,周進華任職於法務部,郭盈蘭是律師,互動遵循傳統禮教,而忽略如何表達情緒。
然而孩子會承接家中未境的議題,像鏡子一樣反應出家人的情緒。
郭盈蘭當時曾說:「大觀多次告訴我,我要再回來當您的孩子,他以一個嶄新的軀體回到我身邊來。大觀乘願回來了。」悲傷投射到新生的孩子身上,與喜悅疊合。周上觀曾經傷心到想出家,弟弟出生後不想了。他曾說:「天觀是弟弟也是哥哥,我要像大觀疼愛我一樣疼愛天觀。」
家裡的創傷讓周天觀還只有3歲時,就學會安慰家人。他會抱著小提琴睡覺,把哥哥的詩作背熟,或許他認為,自己這樣努力,就可以讓家人重新展露欣慰笑容。當他看到媽媽望著窗外發呆、流眼淚,他會走過去牽起媽媽的手,有時候童言童語:「媽媽,妳最近是不是沒那麼想念哥哥了?因為妳最近都很專心照顧我啊!」
父母成立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把基金會當做兒子般疼愛。創傷後,一家人要奮力讓人生更有意義,積極陪伴病人、戰勝殘疾。這是周天觀從小就面對的現實世界。
採訪這天,我們拜訪周家位於青潭的老公寓。這是周大觀生前最眷戀的地方,他過世後,骨灰也依然放置在家裡,陪伴著家人。屋裡四處佈置著周大觀的銅像、照片,原本的房間、書桌也留著,像一座紀念館。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