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鵝32圈的揮鞭轉 ( fouetté,單足趾尖旋轉 ),對她來說,是基本。練習時,她甚至會轉到64圈。
【黑白天鵝都是我番外篇】腳尖上的冷與熱

有時候,娜塔莉會感到熱。舞者生涯,讓她已非常習慣在疼痛中醒來,因為肌肉發炎,因為腳尖是所有飛跳、旋轉的唯一支點,那支點是火源,有著芭蕾舞者一生都要習慣的熱痛。
「64圈是轉好玩的,沒有舞碼要求舞者轉64圈,基本上最多就是32圈,但我們當時在舞蹈學校會轉64圈,因為老師強迫我們做類似的事情:如果你能轉的圈數遠大於32,那你演出時轉32圈理應駕輕就熟。同學彼此也會競爭,看誰轉的多。我們當然不需要在舞台上轉64圈,但我們受的訓練讓我們可以輕易完成32圈。」
不會熱嗎?我提了個蠢問題,讓她愣了一下。「當然會呀。」那腳尖上的熱痛,不是芭蕾舞者,就絕對無法體驗。而在我還沒問下一個蠢問題「會不會暈?」前,她已接著說:「轉64圈的時候,你其實什麼都看不到,大概在第40圈以後,你就只能依憑內在的支點轉圈。」
有時候,她會感受到另一種熱,那是與其他舞者配合的感動。過去,她在劇院工作15年,有固定的搭檔,近3年則是獨立舞者,開始接受各種邀約,與各種不同個性的舞者搭配演出。

「我們不知道在舞台上會有什麼樣的情緒激盪,但我們非常了解彼此,在舞台上只消一次四目交接,我們就能『接住』對方,掌握對方的狀態,接著我們再根據對方的狀態作回應,因此每次共同創造出來的表演效果都不一樣。」
「要達到這樣的境界,搭檔必須非常了解彼此。如果我無法信任搭檔,我就無法創造新東西,容易因襲敷衍。至於表演後的身心狀態,那當然和表演成果有關。如果演出的舞碼有很高的技術門檻,我當然免不了會擔心、緊張,但如果最後在舞台上的技術表現超越平時,我就會覺得興奮、激動。」
熱之外,是冷,冷是一種疲累,因為有一些舞碼讓舞者必須投入大量的精神與情緒,於是演出後,就冷了。也因此,每一次演出後,她只想盡快回房間,按摩,或者泡個桑拿放鬆。
「演出後舞者會有種虛脫感,覺得自己的身心靈被榨乾了,只想離開現場、與自己獨處。」
但冷之後,又會熱起來。「舞者在初期的虛脫感漸漸消失後,最終仍會感受到精神上的回饋,覺得失去的能量又回來了,並在情緒上接受『戲裡戲外兩世界』 這個事實。」
如果觀眾反應不好,會心冷嗎?她回答:「確實。」
「有時候,演出結束,我站在舞台上,會覺得掌聲不夠大,觀眾似乎反應冷淡,但事實上這有可能是我自己的問題,因為我已經累了。」

這一次來台灣表演《天鵝湖》,是幸福的結局,王子齊格菲擊敗了邪惡魔法師,最後一幕與白天鵝奧蒂特擁抱,締結愛的契約,解除了詛咒。那畫面太美好,讓掌聲持續了10分鐘之久。
但有時,沒有掌聲,因為悲劇,悲劇讓場面安靜,於是冷。
「有時觀眾只是不想在演出過程中有激烈反應,例如大聲鼓掌,因為他們不想破壞氣氛,想繼續沉浸在特定氛圍、感受裡。」
但她知道,那份冷裡有熱。
我其實了解他們。有些舞碼很有動感、熱鬧,這時觀眾也會傾向熱烈反應,但如果是比較抒情、探索內心世界、戲劇性的舞碼,則觀眾可能會想要在演出結束後停一下,處理一下自己的感受,因此不會馬上拍手。」
安靜,也是一種回饋。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