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到底要不要買股票型基金,跟上這波牛市行情?還是要繼續買債券型基金,安穩領配息?」「債券價格偏高,現在投資會不會賠錢?以後我領到的配息,會不會配到本金?」許多每月坐領配息的債券型基金投資人,原本領得心安,但眼看金融市場漲多回檔又波動加劇,擔憂情緒不免隨之升高。
【工具篇】市場怎麼震也不怕 穩抱8檔高配息低波動基金

台灣投資人向來鍾愛每月配息的基金,但債券牛市榮景延燒逾10年,加上全球股市高檔震盪,波動加劇、風險漸升,讓許多投資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這時候該怎麼投資才能保平安?專家建議,投資人可透過「金三角戰術」,以股債平衡型基金為主,再搭配高收益債基金和新興市場債基金,既能兼顧高配息,又能降低波動風險,穩中求勝。
美中對抗 債券收益不妙
尤其是近期,美中貿易戰局勢再起變數,在避險需求升高之下,多數公債殖利率走低,風險性債券如高收益債則因利差放寬而價格下跌,面對未來債券收益率可能愈來愈低的環境,對於許多偏愛高收益債、坐領配息過活的台灣投資人而言,可說影響深遠。

目前台灣投資人持有的境外基金規模近3兆5,000億元,其中,高收益債券基金占了25%、總金額在8,500億元以上;新興市場債基金規模也高達4,400億元;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更躍升為境內最大組合基金,規模達到230億元。
這些最新數據,一再證明台灣投資人對於債券型基金的鍾愛,尤其是可以配出高息的產品(通常指7%以上),最被投資人追捧,前一陣子南非幣計價的高收債基金,因為年配息率高達2位數,更成為市場熱議標的。而只關心配息率,不論總報酬率,則是市場普遍存在的狀況。
「問題是期待『高』配息,通常很難要求『低』波動。」鉅亨基金交易平台策略長張榮仁一語道破投資人心中的矛盾,尤其高配息基金是多元幣別計價,投資人還要承擔匯率風險,很有可能領了高息卻賠了本金,整個投資部位不見得是獲利狀態,也因此如果要融合高配息、低波動,在基金挑選方面有一定的難度。
市況詭譎 祭金三角戰術
面對市場詭譎多變,投資人若想買配息率高的基金,又要顧慮到波動風險,張榮仁提出「金三角戰術」,也就是以「進可攻、退可守」的股債平衡型基金為主,再搭配高收益債基金和新興市場債基金。張榮仁認為,配息的商品種類很多,建議投資人要有資產配置的觀念,不宜重押一檔或同一類型。

比如把配息的基金全押在高收益債上,就不是個好的策略,定期定額教母蕭碧燕就曾透露,自己的配息債基金是全球高收益債與新興市場債混搭,她說,若以領息為目的,由於全高收與新興債兩者是蹺蹺板關係,所以兩者都布局準沒錯,這樣一來更可以達到「波動接受、配息滿意」的境地。
張榮仁則分析,大部分債券基金主要配置在成熟市場,即使是高收債基金,也以投資歐美地區為主,因此,投資人可以再搭配新興市場債,拉高收益。「新興市場債的利息都不錯,強勢貨幣(美元計價)年配息率平均有5到6%,當地貨幣計價的年報酬率更可達到8至9%,可考慮兩者搭配。」

綜合專家的看法,投資人可透過3步驟來篩選低波動、高配息基金。首先,設定一個合理的年化配息率,例如近1年5%以上;接著,檢視代表波動幅度的標準差,此數值越低越好;第3則是檢視近5年含息的總報酬率,避免領了高息賠了本金。以此標準我們選出6檔高收益債基金、1檔新興市場債基金,以及1檔股債平衡型基金。
高息蝕本 不如看總報酬
其實配息率的多寡,牽涉到基金公司政策,但總之看基金總報酬最客觀。舉例來說,A基金的配息率是8%、B基金是6%,但從總報酬來看,如果A基金過去幾年明顯落後於B基金,這表示投入B基金的收益會更佳,因為「總報酬才是你投入資金之後,最後拿到的所有利得。」張榮仁建議,總報酬率至少要看1年以上的數據,才能判斷出兩者的差異。

此外,依靠配息過活的退休族也要隨時留意基金配息的穩定度和變化,不能時高時低,換言之,除了看年化配息率之外,也要注意每月的每單位配息金額,才能夠預期未來幾個月現金流的流入狀況。
舉例來說,倘若這個月配息率是0.2%,下個月是0.4%,再下個月是0.1%,如此大幅度的波動,會造成退休族難以規劃生活開支。
強勢貨幣 至少配置6成
挑選基金時,投資人面對的不僅是債券類型琳琅滿目,基金的幣別選擇更是讓人眼花撩亂,從美元、歐元、澳幣等先進國家貨幣,到新興市場當地貨幣一應俱全,且配息率差異相當大,投資人往往不知從何選起。
「就幣別來看,除了依照自身的使用需求之外,選擇普及的強勢貨幣,仍是較好的作法。」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認為,匯率是相對的,就算美國升息沒有強勁帶動美元升值,但美國經濟相對於全球主要市場持續穩健擴張,因此在資產配置上,美元仍是必備的。

不過,投資人也不宜重押同一種幣別,應配置不同貨幣的部位,其中強勢貨幣如美元、歐元應至少占資產6~7成,原因是美元和歐元的波動程度較小。至於澳幣、南非幣等高息貨幣,雖然在過去已經歷過一段修正期,且配息率可能比美元或歐元高出6、7個百分點,但投資人仍須承受相當高的波動風險,恐怕不是要求低波動的好選擇。
展望未來3個月,許家豪表示,全球景氣維持擴張,美國公債可望維持大區間整理,尤其是新興市場債的基本面暫無大風險,目前殖利率也不輸高收益債,建議以長期收益為目標的投資人,可趁低檔布局新興債,並透過多元債券配置,降低波動風險。
但不論市場如何變化或動盪,只要好好跟著「金三角戰術」做好配置,絕對可以達到穩領高息、且不侵蝕本金的目的。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