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鏡到底】盔甲裡多寂寞 陳佩琪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陳佩琪說,結婚20幾年,如今小孩都大了,老公從政比從前行醫更忙碌,有時難免寂寞獨處。
陳佩琪說,結婚20幾年,如今小孩都大了,老公從政比從前行醫更忙碌,有時難免寂寞獨處。
陳佩琪不是溫良恭儉讓那一類型的官夫人。柯文哲早年擔任醫師,身陷「失誤移植愛滋器捐案」,她挺身捍衛丈夫清白,後來柯文哲成為台北市長,幾度陷入輿論風暴,也是她穿上盔甲、跳出來護航。別人笑她太強勢,她笑別人看不穿。陳佩琪在傳統相夫教子、和現代女權意識間拔河,最後,她走入家庭,折衷大寫的自我,忍受婚姻裡的寂寞,背負育兒的艱辛,她有過甜蜜,也有過怨懟。直至中年罹癌,夫妻關係才有了轉變。愛或許可以是一種自我犧牲,但又何嘗不是一種滿足與成全。
回憶鬼門關前走一遭的恐懼,陳佩琪紅了眼眶:「那一年,正好我兒子要讀大一,長得比我老公還高了。開刀前一晚,兒子幫我把行李拖去老公在台大醫院的辦公室,我們三個人合照了一張相,我那時心想,這會不會是我們最後一張合照?麻醉風險很高,我以前遇到過不少case麻醉後醒不來,所以有點害怕。」她把面紙牢牢掐在手心,時不時輕觸眼角,最後擰成小小一團。
2011年3月,陳佩琪確診平均罹患年齡為60歲的肺腺癌。說到底,比死亡更令人害怕的是別離。相片上2個先天亞斯伯格症的男人,是她這輩子最大的羈絆。
柯文哲(右)和陳佩琪(左2)育有1兒2女。(陳佩琪提供)

自走砲 為夫上火線

57歲的陳佩琪,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擔任小兒科醫師近30年。她第一次出現在媒體版面,也是為了她放不下的亞斯男人—柯文哲。2011年8月,距她罹癌不到半年,台大醫院爆發「失誤移植愛滋器捐案」,一年後,柯文哲遭監察院彈劾,隔年被降級減薪。陳佩琪覺得柯文哲背了黑鍋,懲處後2日,趁他飛去波蘭參加會議,召開記者會,炮轟台大醫院,最後不忘聲明:「沒有真相,沒有原諒。」
好友朱蕙蓉說:「她IQ高、EQ低,心裡藏不住祕密,不爽就會講出來。以往政治人物一言一行經過訓練,舉止較圓滑,但她當上市長夫人後,有試著去找平衡。」3年前蘇迪勒颱風,柯文哲跑回家吃中飯,她在臉書高調曬恩愛,不料替丈夫惹來「怠忽職守」的罵名。那天起,她關閉臉書將近2年,學習謹言慎行。直至今年5月起,柯文哲接二連三被政論名嘴和黑函控訴,獅子座的她,終於恢復「自走砲」模式,上臉書捍衛。
罹癌距今已過7年,陳佩琪目前暫無大礙,只是更加注重健康,偶爾會到住家附近散步,假日也會跟2個女兒去台北永康街閒逛。

太自我 被誤為傲慢

8月初,我們相約在陳佩琪住家旁的咖啡廳,一入座,便聊起最近的官司爭議,她激動地說:「名嘴控訴柯文哲選後『財產來源不明』,但夫妻合併報稅,財產有一半是我貢獻的耶,我很辛苦做醫療工作才有這些收入,一看到新聞,我完全沒辦法接受,馬上去節目官網留言嗆聲,第二天找律師提告。」
她個子纖瘦,身上一套白色淑女裝搭黑裙,看起來十分典雅,怎知話匣子一開落落長,速度像機關槍。之後的2小時半,她沒有喝過一口水。
陳佩琪在澎湖出生成長,4個兄弟姊妹中,她排行老么,是全澎湖第一個考上台大醫學系的女性。父親是國小教師,母親原本在行政機關擔任文書,婚後成為家庭主婦,家族裡的叔、伯父,清一色都是台大醫科畢業。
陳佩琪大學畢業照。(陳佩琪提供)
身為人生勝利組,我發現她在訪談過程中,即便面對面,眼神也不太跟人對焦。本以為她傲慢,但她解釋,自己很少注意別人長什麼模樣,臉書上的留言也從來都是不看不回。活得如此自我,會不會也有一點亞斯伯格?「我自認個性滿正常,雖然人際關係不是很好,但怎麼會生出亞斯伯格的小孩?我老公一聽就說:『這不奇怪啊,我小時候就這樣。』」她沉吟幾秒,說自己搞不好也有一半貢獻,只是比較隱性。
她的人際失能有跡可尋。讀小學時,每到課堂分組實驗,她都找不到伴;放學後,老師規定2人並排走路,她也經常落單。「可能我成績好,又不喜歡說話,人家覺得我驕傲。我其實很期待跟人家分到同一組,但真的不曉得如何融入團體,如果有人願意站在我身邊,我會很感謝那個人,讓我沒有失落感。」

夫太忙 寂寞成習慣

這幾年,枕邊人從柯醫師變成柯市長,忙得不得了。「以前他當醫生工時這麼長,陪我的時間本來就不多,若要像一般家庭寒暑假全家出國,幾乎是impossible!」不變的是,每天一早出門,回到家永遠夜已深。她記得上回全家一起吃晚餐,是去年8月的事。平日,除了早餐尚可閒聊,陳佩琪大多時候是寂寞的。
27年婚姻生涯,夫妻僅出國2次。第一次去東京、大阪度蜜月,隔年又去了一趟北海道泡湯,此後再無機會。「最近一次出國,是我家老三考上大學,我就像單親媽媽獨自一人帶著3個小孩去旅行。」為了家庭,她將大寫的自我,折衷為小寫。如今一子2女各自成年,忙於課業和事業,下了班,陳佩琪不喜社交,習慣獨自走路或搭公車回家,放眼家家戶戶圍坐餐桌的時刻,唯獨不見良人身影。
老公經常不在家,不無聊嗎?她無奈說道,寂寞成了一種習慣。為了打發時間,每晚聽一小時英文廣播,上網讀醫療期刊,聽聽音樂。「我不太會讓自己無聊,如果那個時刻快要來臨,我就大掃除,1、2個小時很快就過去,如果不想做家事,我就拿菜籃去逛超市,我不讓自己閒下來,會把生活填滿,雖然有時候也覺得自己怎麼嫁給這種老公,這麼寂寞。」她臉上露出淡淡苦笑。

結婚後 與理念妥協

在耐得住寂寞以前,得先學會容忍。
陳佩琪30歲時與外科醫師柯文哲相親,交往約半年後結婚。所謂相親,不是在燈光美、氣氛佳的西餐廳,而是利用值班空檔,去台大醫院旁的小吃店約會。自詡女性主義者,為何相親結婚?「我到了R3(住院醫師第3年)都沒有交男朋友,因為不知道怎麼跟人家相處,他也一樣,雖然有追過女朋友,最後都落跑,所以只能靠相親啊。最主要是安我父母親的心,他們老覺得女兒這麼大了,沒有男性陪伴會活不下去,反正我心想,雙方都公務員家庭,就結婚吧,父母也不用整天唉聲嘆氣。」
陳佩琪30歲和柯文哲相親結婚,她那時還不知道,有段難熬的路要走。(陳佩琪提供)
心高氣傲的女性主義者,遇上受傳統日式教育長大的男人,背後是一道難以撼動的世俗高牆。「過年回婆家,看見查甫人在客廳抬槓,查某人被趕去廚房煮菜,老實講我如果不遵從,早就『被離婚』了。婆婆80幾歲了要叫她改變什麼?和諧最要緊啦,所以我會compromise(妥協),我嘴巴上說男女平等,但腦袋瓜很遵從傳統,理念要慢慢推廣,或許下一代比較可能改變。」

靠自己 拉拔亞斯兒

婚姻前幾年,她過得並不快樂,時常跟丈夫口角,「因為我覺得假期到了,他就要帶我出去玩,可是他根本做不到啊!有沒有結婚都照樣在外科ICU(加護病房)忙。」家裡缺了衛生紙,沒了醬油,少了鹽巴,託丈夫下班買,卻總被晃點。「他醫院太忙,我要求這個,只會心裡更不平,反正可以自己來,超市就在旁邊,於是我慢慢modify(修正)對他的要求。」
婚後第2年,她生下罹患亞斯伯格症的長子。原以為是自閉,3歲仍不會說話,還併發過動,狀況頻頻,沒有一間幼兒園肯收。陳佩琪嘆口氣說:「小孩再怎麼難帶,老公都沒辦法幫忙,也幫不上忙啦!什麼事情都要我自己來,有點心力交瘁。」
多年來,陳佩琪習慣獨自搭公車到醫院上班,下了班,也經常獨自搭公車或走路回家。
一回,兒子見到超商飲料櫃花花綠綠,把每一罐飲料搬出來,陳佩琪制止,他賴在地上哭鬧。搭電梯,他按下每一層樓,只為了看按鍵發光,令人頭疼不已。「出門完全無法約束,他對人不感興趣,對人說出的語言也不感興趣,他不是笨,而是不喜歡聽人講話,他自己也不講,就做他自己的事情。」她補充,柯文哲不擅情感交流、不懂察言觀色的毛病,跟兒子一模一樣,只是社會化程度不同。
「我帶他去文化大學在潮州街的附設幼兒部,想說那邊應該很有愛心,結果3天就被退貨,只好又帶回家。他那時3歲,憨憨的,看不懂大人表情,我當下情緒很崩潰,就說了氣話:『媽媽怎麼會生到你這種小孩呢!』我覺得別人生的小孩都很可愛、很好帶啊,為何我生的小孩出問題?」她眼淚止不住,擦了又擦的面紙團,皺起了毛邊。
陳佩琪外表看似背著一層厚厚的盔甲,可一旦談起當年養育長子的心酸,忽然百感交集,忍不住紅了眼眶。
每天一早,她送兒子去台大兒童心智訓練中心接受訓練,再趕回聯合醫院看診,中午休診,又飛奔去接兒子給娘家母親照顧。好不容易熬了9個月,病症漸有起色,送入幼兒園。「他下課常一個人,不懂得跟人互動,我買球給他,教他約同學一起打球,但每次球都不見,我就再買一顆。有天,他要我別再買了,因為同學會故意把他的球丟到牆外。」
兒子上了小學,她好怕老師打電話來約談,「你知道都不會有好事啊!比如同學叫他一起玩,他不願意,又不知如何推託,只會一直躲、一直躲,同學就咬他。」諸如此類的霸凌一概不少。
她不是小鳥依人的那種妻子,現實中亦不允許,只得自己挺起肩膀當靠山。「為什麼我的盔甲要戴那麼堅固?因為要自立自強啊,我沒有什麼資源,家務事全靠自己,我只能退一步想,至少老公是當醫生幫助人,不是去外面殺人放火。」
陳佩琪前陣子開玩笑說,只要柯文哲在媒體上被修理得很慘,隔天她去買菜,便會有一堆人對她說加油。

相扶持 罹癌見真情

「有段時期夫妻不吵了,沒有好或不好,變得有點沉悶。小孩慢慢長大可以帶出去玩,才比較有互動,加上我開始讀兩性書籍,發現夫妻還是需要心靈交流,不是吃飽穿暖就好。」
最關鍵的轉捩點,是陳佩琪罹癌,扭轉了相敬如賓的關係。柯文哲總算意識到危機迫近,眼淚潰堤。陳佩琪說:「我記得老公打電話給我婆婆,又不想講太清楚,婆婆聽不懂他講什麼,就說你在哭什麼!有時候家庭出一些事,感情會更緊密。」
她躺在手術台上,丈夫全程守在外科醫師準備室,隔著玻璃帷幕,緊盯儀器上的指數變化。當時有寫遺書嗎?她說沒有,但心底最放不下3個小孩,尤其是缺乏社會化的長子。加上前一年才買房,她若出事,上千萬元的貸款怎麼辦!
事實上,從生活小事到經濟大權,柯文哲對陳佩琪依賴甚深,他甚至不知道存摺擺在哪裡,保險、基金一問三不知。小孩學校辦家長會,幾乎全由陳佩琪出席,有一次柯文哲專程趕去參加,居然跑錯學校。
擔任小兒科醫師幾十年,時常遇到新生兒的性別是女性,因而不被父母喜歡,讓她很感慨,希望未來能多推廣男女平權。
所幸她開刀順利,切除右上肺葉,損失1/4肺功能,偶爾會喘不過氣。住院那10天,柯文哲每晚下了班來陪病,架一張麻將桌,讀醫學期刊,夜裡,躺在病床旁的行軍床上,不忘伸出手牽著她睡,那是二十多年來養成的習慣。丈夫不懂甜言蜜語,但這舉動,已是寂寞沙漠裡的綠洲。
「我3月開刀,休到4月中回去工作,傷口發疼,連開比較重的門都沒力氣,要用身體去推。」柯文哲許下承諾,等她康復,每週末會帶她出門踏青,可惜這般甜蜜的約會沒過多久,丈夫便陷入愛滋器捐風暴。
回顧此事,陳佩琪仍如鯁在喉:「那時候我為何那麼激動幫他開記者會?因為我心想,哼,你們居然敢欺負我老公!我罹癌時,跌入生命的低谷,他付出了很多關心陪我度過,所以我自然也會反過來多關心他的事情。」我想起陳佩琪蒐集了一整套《名偵探柯南》漫畫,其中黑白分明、解決犯罪謎團的偵探,不就是她「不容混淆是非」的人格投射嗎?
8月底,柯文哲(中)在誠品信義店舉辦新書簽名會,陳佩琪(右)也到場打氣,現場人潮爆滿,還被支持者要求以「招牌動作」合照。

瞭於心 夫妻不說愛

柯文哲獲悉妻子為他仗義執言,從波蘭打了5000元越洋電話。陳佩琪說:「他隨口聊到美國911事件,當時很多人受不了失火高溫往下跳,他就跟我說:『如果遇到這種事,我先跳到下面當妳的墊背,妳在上面比較有活命機會,因為妳收入高、會做家事,又會帶小孩,活下來更有意義。』」
柯文哲不曾說過「我愛你」,她也開不了口,太彆扭了,老夫老妻連「請」和「謝謝」都不說。「唯一一次,是他從波蘭回來不久,有天出門上班前,突然很正式地跟我說:『佩琪,謝謝妳!』讓我好意外。」亞斯伯格人難得開金口說謝謝,差不多就是我愛你了。
也不知該說浪漫還是務實。「他不會用嘴巴表達關心,但會不經意講出內心想法,有時候人家覺得他很冷漠,因為話沒講出口,沒辦法感受啊。有一年,台大醫院發了年終獎金,他看都不看把存摺丟一邊,我說你辛苦賺錢,又不吃好喝好要怎樣?他說:『賺錢是給妻小用的啊,不然賺錢幹嘛!』他不是討我喜歡,只是自然講出口,但我聽起來就很窩心啊。」
陳佩琪靦腆笑出聲,鼻音卻漸漸轉濃。怎麼又哭了?她擰了擰手中縮得不能再小的面紙團,急急澄清:「不是啦,是鼻子過敏。」別人口中的「護夫心切」,其實何嘗不是她對愛的表達與成全。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