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們買《一屍到底》的時候,日本根本還沒上映,結果這樣一個看起來很小的片,竟然在日本大爆走;從2個廳現在做到180廳。我們也搞不清楚它會這樣啊,我們只是覺得這題材很屌,想帶進來讓台灣觀眾看,就買了。哪知莫名其妙大賣…」
【以小搏大二】超低製作成本《一屍到底》狂賣 他當初買下因為這個原因...
很多人問張心望為何從科技業跑去做電影?張心望說,其實他看到電影一個很特別的本質,就是內容產業是獨一無二的。「科技業比的都是商品規格,比方手機螢幕有多大、電池有多好…你永遠可以做一隻手機去跟它競爭,只要規格比它好就好!但是今天你買了一部電影,那電影再爛,還是只有這一部…」
你覺得爛,也許別人覺得讚;電影好不好看,沒有標準答案。最新一個以小搏大的實例,是他今年買的一部製作成本只有300萬日幣(約合台幣81萬元)的日本活屍片《一屍到底》,完全沒卡司,看起來又很ㄎ一ㄤ,但不僅在日本賣到破23億日幣,才在台灣上映10幾天,目前也已突破2千4百萬票房,小兵立大功。
車庫娛樂名號打響,大家開始說張心望選片眼光獨到,還分析其買片方程式,「哪有什麼公式,沒想那麼多。我們就單純覺得那電影很好,然後付得起。可能…我會選比較貼近人群的片子。大概跟我自己的性格有關,那種太深奧的東西我也會…壓力很大。」
每次出國買片,張心望都會親自出馬。說到2016年買《屍速列車》的情形:「《屍速列車》在坎城影展等於是做那種午夜放映,我們看完當下就決定買了。你完全沒想到一部喪屍片會拍得這麼好。有孔劉當然加分,但是故事好更重要,故事才是電影的核心。」當時韓國片在台灣還沒有做起來的紀錄,所以沒什麼人搶,車庫於是拿到發行權。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