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機械化生產的效率與化學纖維的低價競爭下,手工純棉棉被的市場越來越小眾。擁有近50年製被經驗的「冠和棉業行」老闆蔡順龍,同樣面臨難以將手工製被技藝傳承出去的困境。
【將軍古鎮探險】快失傳的棉被老技藝 女兒返鄉賦予新體驗
台南將軍的苓仔寮是台灣製被師的搖籃,據說清朝時的苓仔寮巷口(現今的仁和里),就已經在生產棉被,最鼎盛時期,全台各地的製被師傅,十個有七、八個是從苓仔寮出來。
蔡順龍的女兒蔡雯雅,幾年前回到了故鄉,為了不讓父親拉拔他們長大的傳統製被手藝沒落失傳,她決定加入政府正在進行的傳統產業輔導計畫,「小寶被」體驗活動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自此,許多從未接觸過棉被的小朋友,或是已忘記棉被觸感的年輕人,從製作自己的小棉被,重新認識了手工棉被。
走進廠房裡,天花板掛滿棉絮,這可是老製棉被廠才有的景象,因為化學纖維被空氣吹起只會下沉,無法往上飛舞。廠內四張方形的檜木桌,都有30年以上的歷史。蔡順龍將棉花擺進梳棉機裡,一團團棉花就自動被梳理成一綑棉毯。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