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產業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 最終應發request 2
--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關稅難題卡台積4/救護國神山?或救300萬傳產人口? 賴政府左右為難
財經理財
關稅難題卡台積4/救護國神山?或救300萬傳產人口? 賴政府左右為難
2025.08.05 05:28
台灣談判代表團把對等關稅和半導體232調查綁在一起談,希望爭取更低的對等關稅,這可能付出昂貴的代價,例如答應川普要求的台積電入股投資英特爾49%,或是把更多的先進製程半導體工廠搬到美國去,但是,如果堅持維持台積電的優勢,繼續把護國神山留在台灣,代價恐怕是就業人口多達300萬的傳統製造產業未來的日子會更辛苦,兩害相權要如何取其輕,將是賴政府非常困難的抉擇。
鏡評/民主程序的經濟代價
時事
鏡評/民主程序的經濟代價
2025.07.28 05:28
民主社會以「民意」為最高價值,立法院選出的立法委員代表民意,發起大罷免運動的社團也在表達民意,當兩股「民意」出現衝突時,就是一場全體人民民主素養的考驗。
【美中關稅戰求生3】傳產業者痛批川普是搶匪 分析一原因將成台商空前災難
財經理財
【美中關稅戰求生3】傳產業者痛批川普是搶匪 分析一原因將成台商空前災難
2025.04.16 05:28
川普關稅政策一夕數變,本刊調查,國內業者反應不一,傳產業個個叫苦連天,科技業則觀望居多,短暫受惠的僅航運、空運業者,「川普根本就是搶匪,紡織業毛利不高,川普政策又反覆,很多大廠都抽單。」一名外銷美國為主的紡織大廠老闆娘痛批。
【川普課稅衝擊】川普2.0是開車輾過再談 專家示警傳產能否撐住是關鍵
財經理財
【川普課稅衝擊】川普2.0是開車輾過再談 專家示警傳產能否撐住是關鍵
2025.04.04 12:19
川普政府對全球貿易出重拳,對台灣開徵32%關稅,東南亞地區更是開徵17%~49%關稅,對此,台新金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說,是慘到無以復加來形容,他提醒這次川普2.0先開車直接輾過去,再倒車回來,才問你:「要不要談?」傳統產業能否撐住是關鍵。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將開會 24委員名單首度曝光
時事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將開會 24委員名單首度曝光
2024.07.24 11:27
由總統賴清德宣布成立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預定25日召開首場會議,本刊掌握,委員會的24名委員名單首度曝光,包含8名機關代表、6名產業代表、6名公民團體代表及4名學者專家代表,此外,委員會聘有兩名顧問,分別是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
沒有ECFA台經濟完蛋? 謝金河拿襪子分析傳產再出發機會
財經理財
沒有ECFA台經濟完蛋? 謝金河拿襪子分析傳產再出發機會
2024.06.06 18:54
中國在520賴清德總統就職後,施壓動作不斷,上月底宣布中止對台134項產品適用ECFA關稅減讓,有人擔憂若沒有ECFA,台灣經濟會完蛋。對此,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6)日po文,提到其實在ECFA還在的保護傘下,「這些企業老早就虧損累累,而且愈虧愈多。」他拿襪子品牌來比喻,認為會說故事的襪子一樣可以賣高價,「這次AI帶來新機遇,也是傳統產業重新再出發的機會,利用新科技,找到產品新定位,強調設計與質感,創造高附加價值產品,這才是正道!」
【頭家開講】首創大嘴鳥、塑膠工具箱 他花30億元造最大觀光工廠被叫瘋子 樹德企業董事長吳宜叡專訪
財經理財
【頭家開講】首創大嘴鳥、塑膠工具箱 他花30億元造最大觀光工廠被叫瘋子 樹德企業董事長吳宜叡專訪
2023.02.25 05:58
去年底南投最新的旅遊景點,便是樹德企業打造的台灣最大觀光工廠「半山夢工廠」,創立53年的收納品製造廠,結合工廠與商場,跳脫傳產只能當黑手的印象。
【醫材要打國際盃2】打造台灣醫材CDMO    加速新創團隊產品上市
財經理財
【醫材要打國際盃2】打造台灣醫材CDMO 加速新創團隊產品上市
2022.10.14 13:51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林啟萬指出,根據團隊的觀察與盤點,醫材產業趨勢比藥業晚10年,藥廠的國際大趨勢值得台灣醫材廠商借鏡參考。林啟萬強調,過去十幾年來國際大藥廠不斷整併,卻發現投入跟產出不成比例、內部創新比不上外部創新,不管是從大公司移出的或是學校出來的小公司或小團隊,都比大公司的速度快更多。
台股虎年開紅盤 塑化、原料類股行情可期
財經理財
台股虎年開紅盤 塑化、原料類股行情可期
2022.02.07 15:03
受到美股止跌反彈提振,今天(7日)台股新春開紅盤以上漲76.3點、17750.7點開出,開高後遭遇季線反壓,向下震盪後再逐步走高至收盤,週線、季線失而復得,終場大漲225.9點,漲幅1.28%,成交量重返3,000億之上。專家建議可留意傳產的塑化、原料類股行情。
【台泥搶當電池王3】帶領75年老企業180度轉型 只因他擔心一件事
財經理財
【台泥搶當電池王3】帶領75年老企業180度轉型 只因他擔心一件事
2021.10.20 05:58
企業轉型並不容易,尤其是如台泥是家有75年歷史的老牌傳產,在水泥本業表現不俗的前提下,究竟什麼原因驅使董座張安平義無反顧的帶領台泥走在轉型綠色企業的道路上?
【全文】老牌紡織廠拚轉型 宜進獵地揮軍不動產
財經理財
【全文】老牌紡織廠拚轉型 宜進獵地揮軍不動產
2021.07.31 05:58
7月東南亞新冠疫情升溫,儒鴻、聚陽等台灣紡織廠都被迫減產,卻有業者躲過營運逆風。像是成立滿40年的老牌紡織廠宜進,早在疫情前就調整營運方向,近年來大舉轉進不動產開發,與遠雄合作開發的廠辦大案「遠雄宜進 I-CITY」,預計明年底完工,總銷金額上看70億元。董事長詹正田接受本刊專訪時說:「想生存就要轉型,現在房地產已是我們的本業,相信公司未來性會不錯。」
彭博稱台灣只靠半導體撐榮景 謝金河:將面對資訊不對稱時代
財經理財
彭博稱台灣只靠半導體撐榮景 謝金河:將面對資訊不對稱時代
2021.07.16 18:52
國內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導致內需市場大受打擊,不過台灣在出口方面表現依舊亮眼。近日外媒《彭博社》報導指出,台灣只靠半導體撐經濟榮景,掩蓋服務業的愁雲慘霧。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16)日不滿表示,彭博又戴上有色眼鏡報導台灣新聞,他也藉此提醒大家,「我們即將面對的是資訊不對稱的時代!」
loading page